[实用新型]一种软管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98252193.6 | 申请日: | 199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1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沈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 |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名政 | 
| 地址: | 6170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接头装置,特别适用于高压软管的活接头。
目前,所使用的软管的接头与软管是一个整体,它是通过液压设备对接头和软管管头加压加工而成。现有的软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之处:①由于软管结构上的原因,对于特殊设备所需的规格,在市场上不易购买;②软管接头螺纹磨损或损伤,将使整根软管报废;③若成品软管有泄露现象,也将导致整根软管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同规格的软管上使用、易于更换、可重复利用的软管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软管的接头有一个螺纹顶销,一个靠螺纹与螺纹顶销相连接的胀套,软管的一端插入胀套与胀销一起套在螺纹顶销上,螺纹顶销的另一端与附件相连。
安装时,首先将软管的一端插入胀套内,端部与胀套的退刀槽平齐;然后再将胀销顶入软管内;最后将套有胀套的一端卡在虎钳上,用管钳将螺纹顶销旋入胀套内,使胀销膨胀,压紧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接头具有如下优点:
(1)可以大大地降低使用成本,与外径为40mm,内径25mm,长度为2米的软管进行比较,现有的软管价格在350-380元;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接头的成本为30元/套,2套为60元,软管为70元/米,2米总共140元,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接头至少可节约成本350-60-140=150元,成本可降低42.9%左右,另外,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接头后,软管还可以重复使用,所以实际节约的成本比150元还要多;
(2)可以提高软管的使用寿命,因为现有软管报废的主要原因是:接头损伤、丝扣磨损及软管局部泄漏等造成整根软管报废,而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只需更换接头或软管即可。由于胶管或接头可以重复使用,故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软管的使用寿命可延长1倍以上;
(3)承受压力高,通过在攀钢液压检测中心的试验表明:试验用油YAN46、油温50℃、试验油压5.5MP的情况下30Min无异常,接头处无泄漏;
(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接头制作成不同规格大小,范围为10-200mm。
图1为软管接头装配剖视示意图
图2为胀套剖视示意图
图3为内锥胀销剖视示意图
图4为外锥胀销剖视示意图
图5为螺纹顶销剖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加工时,在图2所示的胀套(1)的中部加工一锥面,其锥度为1∶10-1∶20,在锥度结束处加工一个倒角,胀套的一端加工成内螺纹,长度约为20mm左右,在内螺纹的结束处加工一个退刀槽,退刀槽的宽度和深度以能容纳胀销的凸台为宜,退刀槽与锥面的起始处有一段圆柱面,其长度与胀销上相对应的部位一致,以便于使软管(2)更为紧固。
图3、图4所示的胀销(3)是用黄铜加工而成的套状件,在它的一端留有凸台,主要用于定位,在另一端端部加工有一个内锥或外锥面,其锥度、长度和倒角与胀套(1)上相对应的部位相同,并从端部开始沿径向铣有四个铣槽,长度与锥面的长度相同。
图5所示的螺纹顶销(4)用圆钢加工而成,其一端的外径、长度与胀销(3)的内径和长度相同,另一端则加工成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内螺纹,在外径上,依次加工一段凸台,长度以便于安装为宜,加工一段与胀套(1)连接的外螺纹,长度与胀套(1)上的内螺纹一致。
安装使用时,首先,将胀套(1)装夹到虎钳上,然后将软管(2)不带螺纹的一端插入胀套中,并使软管的端部与胀套(1)上的退刀槽对齐,再用手将胀销(3)从胀套(1)带螺纹的一端顶入软管(2)中,再在螺纹顶销(4)上的螺纹部分缠上适量的生胶带,然后将螺纹顶销(4)插入胀套内,并用管钳将其旋入胀套(1)内,此时胀销(3)由于受到螺纹顶销(4)的挤压将产生向外的膨胀,使得软管(2)挤压在胀套(1)上的锥面部位,直至旋紧为止,最后将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附件与螺纹顶销另一端的连接螺纹连接到软管接头上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带内锥的胀销更适用于内径>10mm的软管,带外锥的胀销更适用于内径≤10mm的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52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