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体网状灯饰无效
| 申请号: | 98251583.9 | 申请日: | 199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47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成 |
| 主分类号: | F21V3/02 | 分类号: | F21V3/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体 网状 灯饰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旋转体网状灯饰。
现有技术中,美国第5,662,409与5,645,342号专利案,主要系提供一种利用电线编织成平面网状灯饰,而该种网状灯饰皆具四个端线,如欲将其使用于圆柱(锥)体物上,则需将相对两端线再加以固定,方可形成类似圆柱(锥)体形的旋转体网状灯饰。
欲解决前述课题,则应开发一种能由平面编织构成转换成立体编织构成的一种旋转体的网状灯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体网状灯饰,其可供直接套在圆柱体形或锥状体形的物体或树上使用,不但增加产品的利用价值,亦简化了安装使用的工序。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这样达成的:
旋转体网状灯饰通过电线将带有灯泡的灯座以编织方式而形成,电线依序形成一个多重同心圆的构造,并将同一个圆的始末端予以固结,较内圈的圆中每个灯座与较外圈圆皆以点固结,形成一具有立体效果的网状灯饰。
其中,电线与灯座经串联成第一个圆,该第一个灯座的一极以电线直接连接至插头的一极,而最末个灯座中所延伸的电线,绕过第一个灯座并使其某一段位置利用固定元件与灯座固结并继续向下延伸;该向下延伸之电线再与带有灯泡的灯座间隔排列串联成下一个同心圆,下一个同心圆最末个灯座所遗留下的电线,继续向下延伸与又下一个同心圆的第一个灯座或插头的另一极连接形成通路,形成一具有立体效果的网状灯饰。
上述第二个圆起于每个灯座的两极电线适予旋捻成股至一定长度形成经线,而未经旋捻的电线即形成纬线,依需决定同心圆的圈数以实现其所需的长度,较内圈的圆中灯座与较外圈圆的经线与经线之间、经线与纬线交接处相固结,形成一具有立体效果的网状灯饰。
本实用新型通过串联方式,利用电线编成于同一个圆始末端固结构成纬线,且利用经线与下一个圆相交,使整条电线编成具有经纬相交,而于立置呈圆柱(锥)的旋转体的网状灯饰,由此,可直接套在圆柱体形或锥状体形的物体或树上使用,增加了产品的利用价值,并可简化安装使用的工序。
以下配合图式,将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平面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元件组合关系放大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系利用串联方式将整条电线3编成具有经线31与纬线32相交的圆柱(锥)体网状灯饰。
请参阅图2、3,先将带有灯泡1的灯座2间隔排列,利用电线3串联成第一个圆,其中第一个灯座21的一极以电线34直接连接至插头4的一极,而最末个灯座22所于留下的电线33,绕过第一个灯座21并使其某一段位置利用固定元件23与第一个灯座21固结继续向下延伸;该向下延伸的电线33再与带有灯泡1的灯座2间隔排列串联成第二个同心圆的第一个灯座21连接,其中由每个灯座2处将两极电线3对折,适予旋捻成股至一定长度形成经线31,而未经旋捻的电线3即形成纬线32,第二个同心圆最末个灯座22所遗留下的电线33,继续向下延伸与第三个同心圆的第一个灯座21或插头4的另一极连接形成通路。
组合时,令较内圈的圆中灯座2与较外圈圆的经线31或经线31与纬线32交接处利用固定元件23固结,形成一具有立体构造的网状灯饰。人们可根据所需的面积决定每一同心圆灯座2的个数及同心圆的圈数,如所需的网状立置时成锥状体,则越往外圈的同心圆其纬线33应保留越长的电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成,未经张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51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