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塑性腔袋的闭式负压引流水封瓶无效
| 申请号: | 98251058.6 | 申请日: | 1998-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02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长法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郑红莉 |
| 地址: | 317201 浙江省天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闭式负压 引流 水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医疗器械,涉及一次性胸腹腔闭式负压吸引水封瓶的改进技术方案。
医学上,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血胸、脓胸及胸腹腔手术后常需要闭式负压引流处理,91224937.4号和93220369.8号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塑料制品替代玻璃瓶吸引器械,无论经济成本还是实际使用方面都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它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即便负压管上采用单向阀,遇特殊病人长时间深呼吸,水封瓶也不能完全杜绝液体倒灌,负压漏气的情况发生,有时甚至会导致医疗事故,并且多设置一个负压瓶,增加了制造成本和难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用塑性腔袋代替负压管,省略一个负压瓶,提供一种一次性闭式负压引流水封瓶的改进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塑性腔袋的闭式负压引流水封瓶,包括引流管,积液瓶,负压管,水封瓶,吸引管,其特征在于负压管一端置于积液瓶内,另一端置于水封瓶下部,且该端有一塑性腔袋,塑性腔袋边角有缺口。
所述的一种带塑性腔袋的闭式负压引流水封瓶,塑性腔袋的缺口位于腔袋顶角。
所述的一种带塑性腔袋的闭式负压引流水封瓶,吸引管一端通向水封瓶,另一端可与负压调节器活动联接。
所述的一种带塑性腔袋的闭式负压引流水封瓶,负压调节器由内外套接,可相对转动的内、外园管组成,内、外管壁上都开有一个对应的通孔。
所述的一种带塑性腔袋的闭式负压引流水封瓶,积液瓶上设有气压显示仪。
所述的一种带塑性腔袋的闭式负压引流水封瓶,引流管通入积流瓶的一端管口对准积流瓶的中间一室,顶端头部自下而上开有若干小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性腔袋结构,提高了单向吸引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其本身制造容易和减少一个负压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给出其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流管1和积液瓶7,负压管2,水封瓶5,吸引管3。引流管1一端通入病人胸腹腔,一端通入积流瓶7管口对准积流瓶7的中间一室。本实用新型引流管1顶端头部自下而上开有若干小孔,可保证上方小孔不被积液瓶内引流液浸住,便于引流物排出,避免阻溢。积液瓶7分隔成三个室,引流出液体依次注满中、左、右室,便于观察引流物的状况和数量,以了解病情变化情况。负压管2一端置于积液瓶7的顶部,另一端置于水封瓶5的下部,该端部有一塑性腔袋6,塑料腔袋6顶边角上开有缺口,塑料腔袋6容积很小,平时袋壁紧贴,只在内压大于外压时才撑开,塑料腔袋6一般浸在生理盐水内,单向畅通,即只排出气体,不倒灌气液。水封瓶5的上部与吸引管3相通。一般情况下吸引管3与大气相通,吸引管3外端口可以注入生理盐水。当医疗上需要负压吸引装置辅助时,吸引管3外端口上设置负压调节器4,再与负压吸引装置联连。使用负压调节器4,轻轻旋转内、外圆管,调整圆管上通孔相交位置,使管内空间与管外大气部分相通,可以调节水封瓶5内负压。如果在积液瓶7处设置一气压显示仪8。并通过顶端通气管9与气压显示仪8连接。可使调整与显示同时进行,更加方便直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法,未经陈长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51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感应子式低速同步电动机
- 下一篇:遥控变色灯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