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用单体双套电子信号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98249177.8 | 申请日: | 199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9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祖;陶善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善国 | 
| 主分类号: | H01H29/00 | 分类号: | H01H2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7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单体 电子 信号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单体双套电子信号开关,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有机械开关和电子开关相配合的用于气胀式救生环的专用开关。属于开关类。
目前,开关的种类很多,有电子开关,有机械开关,还有磁感应开关等等,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现有的开关各有优点和不足。但至今,社会上还没有出现一种由机械开关和电子开关相配合的用于气胀式救生环的专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由机械开关和电子开关相配合使用的,用于气胀式救生环的专用单体双套电子信号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水腔盖(1)、元件盒(2)、电路板(12)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元件盒(2)上设有O形密封圈(3),元件盒(2)内依次安装有压板(4)、电池压板(5)、电池筒(6)、弹簧座(7)、弹簧(8)、黄腊套管(9)、锂电池(10)、接触片(11)、电路板(12)和安全开关(13),元件盒(2)的一端头设有小孔(18),小孔(18)内穿有引线(19),小孔(18)内灌有密封胶(20),元件盒(2)的另一端头固接有安全开关(13)和接触柱(14),绝缘插片(17)插接在安全开关(13)内,绝缘插片(17)上连接有拉绳(15)和拉环(16)。
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电路板(12)上焊接有电路,其线路构造是:安全开关(13)的一端与锂电池(10)的正极连接,安全开关(13)的另一端与BG1的集电极、接触柱(14)和引线(19)连接,锂电池(10)的负极与BG2的负极、C3、R3、C2、R2、C1的一端连接,BG2的正极与另一根引线(19)连接,BG2的控制极与C3的另一端和R4的一端连接,BG1的发射极与R4、R3的另一端连接,BG1的基极与C2、R1连接,R1的另一端与R2、C1的另一端和接触柱(14)连接。
其特征还在于:元件盒(2)的外形呈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开关可靠,不会误动作,开关速度快,是一种能与气胀式救生环配套使用的,且使用期限同步的专用单体双套电子信号开关。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12)的电原理图。
其中:1、水腔盖,2、元件盒,3、O形密封圈,4、压板,5、电池压板,6、电池筒,7、弹簧座,8、弹簧,9、黄腊套管,10、锂电池,11、接触片,12、电路板,13、安全开关,14、接触柱,15、拉绳,16、拉环,17、绝缘插片,18、小孔,19、引线,20、密封胶。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呈圆柱体。它主要由水腔盖1、元件盒2、电路板12等部件组成,元件盒2上设有O形密封圈3,元件盒2内依次安装有压板4、电池压板5、电池筒6、弹簧座7、弹簧8、黄腊套管9、锂电池10、接触片11、电路板12和安全开关13,安全开关13在图2中用K表示,元件盒2的一端头设有小孔18,小孔18内穿有引线19,两根引线19在图2中分别用C、D表示,小孔18内灌有密封胶20,元件盒2的另一端头固接有安全开关13和接触柱14,接触柱14一端与电路连接,另一端作为开关的两对极置于水腔内,利用水作导体分别实现短接接触柱14,接触柱14在图2中分别用A、B表示,为了防止接触柱14的互短路,电子信号开关内部装有控制供电电源的安全开关13,绝缘插片17插接在安全开关13内,绝缘插片17上连接有拉绳15和拉环16。使用时,拉动拉环16,将绝缘插片17拉出,安全开关13闭合,即图2中的K闭合并供电,因电路中的A、B两点用导线焊在接触柱14上,接触柱14遇水后因水导电作用将接触柱14接通,即A、B两点接通,电路工作,经BG1放大后触发BG2,使得在引线19上,即在C、D两点上就有不小于1.2伏的电压输出,供气胀式救生环发气装置点火、发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善国,未经陶善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9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