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将输出入装置设置于小型PCI电脑框架的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8248191.8 | 申请日: | 1998-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831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钧 |
| 主分类号: | G06F3/00 | 分类号: | G06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应辅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装置 置于 小型 pci 电脑 框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将输出入装置设置于小型PCI电脑框架的结构,属小型电脑的组装结构。
当前工业界所使用的工业电脑架构中,由于使用场合及环境因素之故,较一般商用或家用个人电脑对于不良环境更为耐用,通常需要更密集式设计,即占用较少的空间。
现有的工业用电脑有多种不同的标准规范,其中之一即为所谓的CompactPCI规格,其是一种以PCI规格汇流排为基准的电脑系统,可供在适当的控制软件作用下与相容于PCI规格的各种介面卡相连接,例如类比-数位转换卡、数位控制卡、计数或计时器、继电器控制卡等等。
近年来由于电脑软硬件的设计是朝向图形化人机介面发展,以有助于电脑使用者或操作者操作电脑。此类的人机介面一般都属输出入装置(例如显示装置、输入键盘、滑鼠或触控板Touch Pad)。如果能将这些输出入装置简易地设置在一CompactPCI的小型电脑框架上,将对该小型电脑的使用者提供一简便使用的效果,同时也能更完善地发挥该小型电脑的功能。
再者,该小型工业用电脑亦常常需要以可携式的型态予以使用,故有可能制造成一可携式小型电脑的产品。在此产品型态中,其要求的尺寸、重量更为重要,而在操作性能方面,如何让使用者在操作时能清楚地观视到该小型电脑的显示幕及操作输出入装置,亦为该小型电脑极重要的特性。
于是,有需要一种适合将输出入装置设置于小型PCI电脑上的结构,特别是将液晶显示器及触控板之类的输出入装置设置于CompactPCI规格的工业用电脑。以克服上述常用技术所遭遇到的困扰。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输出入装置设置于小型PCI电脑框架上的结构。在较佳实施例中,该输出入装置有可能设置在电脑框架的侧面、顶面,视产品及用途而定,而其设置方式,有可能以固定式或可抽换式的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寸更小的小型PCI电脑框架的结构,在符合CompactPCI标准工业规范的前提下,其框架上可设置一输出入装置,同时能将框架的内部作最有效的空间利用,以及将该框架的宽度达到最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输出入装置设置于小型PCI电脑框架的结构,其中该输出入装置具有模组化的设计,是以在维修、更换及升级上均相当的便利,不会有需要更换整个装置或仪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该小型PCI电脑框架的其中一侧壁或上壁开设有开口区域,并在该开口区域的位置处设置一输出入装置,并由电线将该输出入装置连接至该小型PCI电脑框架内部的功能模组,构成一种易于更换、操作简便的小型PCI电脑模组结构。多个功能模组由该小型PCI电脑框架前方的开口区域置入,并延伸容设在该框架的内部空间。该输出入装置可为一显示模组或是一种具有触控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此外,该框架的其中一侧壁更包括有两相对应的L形纵向导槽,藉此导槽结构,以将输出入装置由上而下滑置定位在两导槽之间。在该框架的两侧壁更可枢设有一支持架,用以将框架撑起一适当仰角,以便于观视以及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构成一种易于操作、方便更换的小型PCI电脑模组结构。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PCI电脑的立体外观图,其在电脑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一输出入装置;
图2是显示图1中的小型PCI电脑可附设一支持架的实施例;
图3是显示图2中小型PCI电脑的输出入装置由电脑的框架上分离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PCI电脑架构中,其输出入装置设置于电脑框架上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5是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小型PCI电脑框架顶板上设置有一输出入装置的实施例立体图。
下文将配合附图,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来加以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其中显示出本实用新型小型PCI电脑10的框架12包括有两侧壁14、以及一上壁16、一下壁,以在其内部形成一内部空间。在该框架12之前方设置有此小型PCI电脑10的各个模组,包括有一电源供应器22、一主机板模组24、以及其它所需的功能模组26、28。在各模组上设置有常用的连接器。各功能模组可利用适当的扣件、或螺钉等元件固定在该框架前方的开放区域、并延伸容置于该框架12的内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钧,未经刘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8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斗轮堆取料机伸缩升降尾车
- 下一篇:遇难呼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