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软管式万向台无效
申请号: | 98247912.3 | 申请日: | 199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8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麟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软管 万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相器材,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三角架的金属软管式万向台。
三角架作为一种常用的照相辅助器材,往往要求其支撑照相机的云台能转动一定的角度,以满足不同的摄影角度的需求。一般的三角架的云台,是采用沿X、Y、Z轴向的转动结构设计,当转动至适当的角度和位置后,再由一机械的锁定结构将其锁定。另一种常用的云台是利用一个万向球来完成X、Y、Z座标定位,再对球头实行锁定,从而使得固定于三角架上的相机能获得位置与角度的选择。综上所述的现有的各种三角架都必须具有角度调整与锁定两种机构,才能完成相机的角度选择和角度锁定两种功能。而且该种三角架在使用时必须在调整角度后再作一锁定操作,方能将相机固定于所选择的角度,如此不仅使结构复杂,而且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另外由于对调整机构一般要求要较为灵活,所以在不能及时锁定,会由于相机的重量而影响云台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软管式万向台,将相机角度的调整与锁定合二为一,使操作更为简便,而且简化三角架的结构,并且使相机拍摄时的角度调整与选择更为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软管式万向台,包括有主套体、云台;其特征在于主套体与云台之间纵向连接一金属软管以形成一调整相机角度的万向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措施实现的,所述的金属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云台的下端,另一端螺接于主套体内。该主体套可带有一中空状内腔,于该内腔的内设有一主体内芯,金属软管与云台组装后,其另一端插装入一主体套的通孔后螺旋入主体内芯的中心螺孔内,其另一端与一中心定位托固定连接。所述的于主套体与云台之间的金属软管上螺套一定位栓。三个支架是由钢丝双支架内插套钢丝单支架组合而成的并绞接于主套体上。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显著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了金属软管本身的可以任意弯曲,并在承受一定力的作用下可以固定位置不变的特性,仅利用一金属软管取代现有技术中角度调整和角度锁定两套机构。固定于本实用新型上的相机可以利用金属软管的任意弯曲下,获得到任意的角度与位置。而且在使用时只要将相机固定于万向台上之后按所需角度一板,即可完成角度的选择与定位。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使得相机的角度调整与定位的操作更加简单便利。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选择不同直径的软管,以承受各种不同的照相器材的不同的重量。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主套体5、三个支架12、云台2以及用于调整云台2角度用的金属软管3。
该云台2上端套设有一橡胶垫圈1。橡胶垫圈1的上端凸设一螺柱,该螺柱与相机的三角架连接孔的内螺纹相配合,组成一固定相机用的平台。
本实用新型中云台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金属软管3,金属软管3上螺套一锁定栓4,该金属软管3螺设于主套体5上。
在本实施例中,主套体5带有一中空状内腔,于该内腔的内部设有一主体内芯6。上述金属软管3与云台2组装后,其另一端插装入一主体套5所设有一同心孔后,螺旋入主体内芯6的中心螺孔内,使得金属软管3可旋入或旋出主套体5的上端面改变其伸出的长度。金属软管3的另一端与一中心定位托10固定连接,该中心定位托10作为金属软管3的另一端的轴向限位,以限制金属软管3的最大伸出长度。
该金属软管3的旋出或旋入主体内芯6时,可改变金属软管3伸出的长度,一则作为一种架身的升高部份,可以替代一般三角架的升降杆,从而可一步地减化三角架的结构。最要的是利用金属软管3本身具有的可以任意弯曲,并在承受一定力的作用下可以固定位置不变的特性,作为一种万向头,用以调整固定于云台2上的相机的角度。使用时可直接搬动相机至所需的角度和位置,再将锁定栓4螺旋至主套体5的上端面,利用锁定栓4与金属软管3的螺接纹连完成金属软管3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可连接一钢丝支架,以使得三角回的结构更为轻巧。其于主体内芯6带有三个连接耳61,将三支角架的支架12卡入主体内芯6的连接耳61上,再将主体内芯6插入主体套5的内腔,并用螺钉9锁定。三支支架12可沿连接耳61展开或收合,形成一种绞接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麟,未经刘小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7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载分接开关净油装置
- 下一篇:双新快接弯头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