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47241.2 | 申请日: | 199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749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熴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5 | 分类号: | H01R13/625;H01R13/648;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通过端子组合件与讯号转换装置的组接使各构件间组接便捷、可靠,且具有良好的遮蔽及接地作用的电连接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种电子产品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使用者精益求精的需求,各种电子产品亦不断推陈出新,以使产品功能更加完善、构造更加精巧轻便。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美国专利第5,069,641、5,647,767、5,587,884号等,这些现有技术是有关通讯网络使用的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为了增加电子讯号的传输稳定性及可靠性,通常会增设一辅助调整作用的讯号转换装置。但增设讯号转换装置常会产生几个问题,首先,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必须分段并一一配接到讯号转换装置上,以使讯号转换装置完成稳定传输的功能;此外,为了收容该讯号转换装置,电连接器的绝缘部分及遮蔽部分亦须配合改变成数个分开再组合的构件,以利讯号转换装置的组接。所以,现有电连接器均有构件繁多、组接过程复杂且组接加工成本高等缺点,特别现有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在与转换装置接合时,通常会分别焊接在讯号转换装置的两侧,这样会使导电端子的接合更加复杂,从而增加组装加工的时间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具有接合方向一致、组合化的端子组合件和良好、全面的遮蔽装置,且各构件不仅组接位置的安排是按照实际作用方式及功能需求来设定的,而且其组接方式都是按单一特定方向相互组合为一体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绝缘本体的一侧开设插接口,在与该插接口相邻的一面上凹设有缺口以收容第一端子组合件,而与设有插接口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凹设有一容接空间以收容第二端子组合件,并在设有缺口的插接口壁面的相反侧面上设有收容槽以收容讯号调整装置。另,第一、第二端子组合件各设有数个由一绝缘部分组合一体的端子,它们和讯号调整装置的接合都是由各自伸入绝缘本体收容槽内的接合端来完成,故其是以整体形式、按同一特定方向与讯号调整装置进行组接。
另外,在绝缘本体外还覆盖有遮蔽装置,且该遮蔽装置设有至少两个遮蔽件,其中第一遮蔽件对应绝缘本体之插接口的侧面上设有开孔以配合供对接连接器组入时使用,并在对应第二遮蔽件及绝缘本体的相应位置上各设有组接结构,使这两个遮蔽构件确实地组接从而实现对电连接器的全面遮蔽作用。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以其端子组合件按单一特定方向进行整体组装,且配合以其它各构件按特定组接位置、顺序及方向进行组装,因而具有组装方式简便,且有利于配合治工具大量自动化生产制造;且组装后结构稳固确实,能节省不必要的构件及制造程序,从而降低其加工成本并减少加工工时等诸多功效,而且其所具有的遮蔽装置具有接地结构,还使整个电连接器获得抑止杂讯干扰及接地功效双重保护的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沿图3中IV-IV线方向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2、讯号调整装置3、第一端子组合件4、第二端子组合件5、遮蔽装置6、7等构件。其中,绝缘本体2呈方形体,其一侧设为凹入适当深度的插接口21,邻接此插接口21的相对两侧面内壁上各设有凹槽212,该凹槽212下方设有凸起的阶面211,以配合插接口21构成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稳固组接其中的轮廓。又,在插接口21远离电路板(未图示)的侧壁面相邻插接口21的一端边上凹设有缺口22,并在缺口22的周缘壁面上均设有连续延伸的嵌槽221。再者,设有缺口22的插接口21壁面的相反侧面上设有收容槽23,该收容槽23内并可容置讯号调整装置3(容后详述)。另外,绝缘本体2相对于设有插接口21的侧面的另一侧面上凹设有一容接空间24,该容接空间24的两相对侧边上各设有一扣体241,且在其邻接电路板的侧缘附近还设有凹入的通孔242,以与插接口21相连通。再,在绝缘本体相邻于插接口21两相对侧面边缘上各设有抵槽25,并在绝缘本体2连接电路板的侧表面上凸设有数个支柱26以固持在电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7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电机
- 下一篇:真空镀膜内反射式太阳能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