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47076.2 | 申请日: | 1998-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18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7/04 | 分类号: | H01R17/04;H01R13/7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用于连接天线的电连接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提式无线电子设备大量使用于生活当中,然而它们可能因为使用于不同环境,而需经常更换不同的天线装置。因此如何为其提供一种方便连接天线的电连接器成为一重要课题。此外,由于这些无线电子设备越设计越精巧,因此如何将连接天线的电连接器巧妙地排配,以充分利用现有规格要求下所能运用的有限空间,是业界面临的另一重要课题。美国专利第4,611,213、4,867,698、4,884,982、5,278,570号,及中国台湾专利第80103503号,都有揭露了相关的电连接器。但这些设计与对接天线的连接方法太过繁琐,对于要求便利性的消费群常无法满足。此外,大多现有电连接器其结构复杂、不易组装,制造成本也普遍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切换内置天线线路与外接天线线路功能的电连接器,使该电连接器连接至对接天线时,该内置天线线路的讯号不会干扰到该外接天线线路的讯号;不但易于组装、构造精简、制造成本低,而且与对接天线连接便利、快速;还可降低外在EMI杂讯干扰;此外,在精巧化要求下,其端子仍能具有良好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绝缘本体上,设置焊接端及带一开口的插接端,在开口与焊接端间设第一端子容室及第二端子容室,第一端子安装在第一端子容室并设有第一基部、及自第一基部延伸出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一焊接部,该第一弹性部为弯折弹性体,且具有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第二端子安装在第二端子容室并设有第二基部、及自第二基部延伸出的第三接触部与第二焊接部。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均由其侧面安装。由于第一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端子的第三接触部可连接或断开。从而为电连接器提供了一种由端子组成的开关,使内置天线线路的讯号不会干扰到外接天线线路的讯号。并且电连接器设有金属壳体,可降低EMI干扰内部传输信号。从而实现内置天线线路与外接天线线路相互切换的功能。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内置天线线路与外接天线线路相互切换,且内置天线线路与外接天线线路不会互相干扰。而且与对接天线连接便利、快速;还可降低外界的EMI杂讯干扰。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机的剖面图。
参照图1,电连接器1包含绝缘本体2、金属壳体3及第一端子4、第二端子5,其中,该绝缘本体2的外围设有金属壳体3,且于其内部安装有第一端子4、第二端子5,绝缘本体2顶部的插接端25内设有一柱形开口231,用以与对接连接器40(参阅图2)连结,使对接连接器40的电气讯号,由电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4及金属壳体3将讯号传至印电路板6中(参阅图3)。
参照图2,绝缘本体2包括一基座21,此基座21的两侧开设有第一端子容室211及第二端子容室212,以及贯穿第一端子容室211与第二端子容室212的通道213;自基座21延伸出一筒体23,在此筒体23上设有一贯穿至第一端子容室211的柱形开口231。通过基座21及筒体23的排配设计,使绝缘本体2形成有插接端25及焊接端27,可分别连接至对接连接器40及电路板6。
金属壳体3覆盖在绝缘本体2的外围,也用以降低EMI的干扰,且自金属壳体3一端延伸出固定部31,用以与电路板6(参阅图3)中相对应的接地电路(未图示)连结。
第一端子4和第二端子5分别安装在第一端子容室211及第二端子容室212内。其中,第一端子4包括有抵靠在第一端子容室211底壁的第一基部41,及自该第一基部41两端延伸出的第一焊接部42-及第一弹性部43。此第一焊接部42自焊接端27露出,用以与电路板6连接。此外,第一弹性部43为一多弯折弹性臂,使其成为耐插拔且弹性较好的导电端子,此第一弹性部43具有第一接触部44及第二接触部45,第一接触部44可与对接连接器40作电气连接,而第二接触部45连接至第二端子5,当可与对接连接器40由柱形开口231对接后,对接连接器40将使第二接触部45向下移位而与第二端子5脱离接触,即此时第一端子4与第二端子5不导通而与可与对接连接器40导通。这样,由第一端子4和第二端子5形成一开关,用以切换外接电路与内置电路。
再参照图2,第二端子5为一固定式的导电端子,具有抵靠在第二端子容室212侧壁的第二基部51,以及自第二基部51两端延伸出的第二焊接部52和第三接触部53。第二焊接部52自焊接端27露出,用以与电路板6连接,而第三接触部53安置并固定在通道213中,且延伸至第一端子容室211,用以与第一端子4的第一弹性部43的第二接触部45电讯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7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