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98246707.9 | 申请日: | 199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6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陆鉴河;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金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1/04 | 分类号: | F16L21/04 |
| 代理公司: | 汕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爱明 |
| 地址: | 5150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接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联接交联聚乙烯管的管接头。
现有的交联聚乙烯管接头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典型结构如图一所示。这种管接头由本体1、螺帽2、卡环3、密封圈4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卡环3将管子外壁卡紧,同时用密封圈4在管子内壁实现密封。使用时必须将管件本体1的内芯插入管子内孔,在管子外面套上卡环3,拧紧螺帽2将卡环3压紧。卡环3是内壁带有多道齿状突起的开口环状零件,受压紧后径向缩小,其内壁上的齿状突起便在管子外表面上压出沟槽,使卡环3的内径稍微小于管子的外径,从而对管子的轴向移动产生阻力,使之不能拔出。卡环3收缩后还使塑料管内径收缩压紧密封圈4以达到密封效果。这种在管子内壁实现密封的做法有以下缺点:1、使管路的流通截面变小。一般管体1的内芯壁厚要在2毫米以上,水阻系数较大,增加了管路的压力损失。2、由于管体1内芯壁厚不能大,密封圈4必须做得比较小,而管子的内孔误差较大,造成密封圈与内孔配合不好,要么是配合过松容易因拧紧力不足引起泄漏,要么是配合过紧容易在插入管子时损伤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使用可靠、水阻系数较小的管接头,特别是交联聚乙烯管的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管接头,包括本体、螺帽、密封圈、垫圈、卡环,其特征在于:密封圈、垫圈、卡环依次并排列于本体与螺帽之间。
根据以上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螺帽具有内锥面。
根据以上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卡环两端设有外锥面。
根据以上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卡环与螺帽锥面相接。
根据以上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垫圈设有内锥面。
根据以上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卡环与垫圈锥面相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可以制成各种形式的管接头,包括直通、异径直通、外牙直接头、内牙直接头、弯头、异径弯头、三通、异径三通等型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水阻系数小。由于密封及联接均在管子的外表面,避免了管路内径在联接处变小,减少了局部阻力。2、密封性能好。由于交联聚乙烯管制造时是以外径为控制指标,其变化较小,与密封圈的配合较好,因而密封圈的压缩量容易保证,而且在安装时可以避免损伤密封圈。
图示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局部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直通管接头)结构局部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直通管接头)使用状态结构局部剖示图。
编号说明:1、本体,2、螺帽,3、卡环,4、密封圈,5、本体,6、螺帽,7、密封圈,8、垫圈,9、卡环。
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实施例结构进行说明:交联聚乙烯管插在本体5的内孔中,密封圈7、垫圈8、卡环9套在管子外,将螺帽6与本体5旋合并拧紧。在拧紧的过程中,一方面螺帽6通过内锥面将压力依次作用在卡环9、垫圈4和密封圈7上,将密封圈7压紧以实现密封,另一方面卡环9在锥面压力的作用下,逐渐缩小内径,在密封圈7被压得足够紧后,卡环9的内径进一步缩小到比管子外径还小,使管子的外表面发生变形,形成两道环形沟槽。卡环9卡在沟槽内,防止管子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金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金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6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