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喉管式控制阀门无效
| 申请号: | 98244826.0 | 申请日: | 1998-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3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彰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金陵 |
| 主分类号: | F16L55/10 | 分类号: | F16L55/10;F16K13/00 |
| 代理公司: | 漳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元波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喉管 控制 阀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控制阀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喉管式控制阀门。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阀门有球阀、闸阀、蝶阀等,这些阀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磨损以及流体的腐蚀,容易出现泄漏,使用寿命较短,维修困难,特别是应用在污水、泥浆、酸性或碱性流体时,问题更加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克服工业阀门的上述缺点的、达到密封完全、适用不同性质流体、便于维修或更换的喉管式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阀门包括阀体、喉管、控制机构三部份:喉管是用高强度弹性材料制成的圆管,置于阀体内;控制机构由外部驱动器、调节杆、支座、喉管上下方的两个调节棍以及喉管两侧的两个拉杆组成,两个调节棍与两个拉杆在阀体内形成一个围绕喉管的四方形。当外部驱动器工作时带动调节杆旋转,支座则作反方向运动,带动两个调节棍作相对运动,从而挤压或松开喉管以控制流体流量。
喉管的厚度在4mm以上,其两端带有法兰,便于安装在管道上并起到密封作用。喉管还可以选用具有耐酸、耐碱或耐磨的材料来制造。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喉管通过两端的法兰直接与阀体和管道法兰连接,故密封性好;喉管可选用不同用途的材料,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流体,故适应性广;产品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且达到使用寿命后只需更换喉管便可继续使用,使用成本低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喉管式控制阀门包括阀体1、喉管2、控制机构三部份。圆形喉管2置于阀体1内,其两端带有法兰;控制机构由外部驱动器、调节杆5、支座6、喉管2上下方的两个调节棍3、4以及喉管2两侧的两个拉杆7组成:调节杆5具有外螺纹,以螺旋旋接的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支座6连接,其顶端与外部驱动器相接,其末端用限位销8固定在位于喉管2上方的上调节棍4上;上调节棍4的两侧有孔,两个拉杆7分别从两侧孔穿过上调节棍4,其顶端通过螺旋旋接的方式固定在支座6上并用螺母锁定,其末端固定在喉管2下方的下调节棍3上,固定方式可采用螺旋旋接或铆接。这样,两个调节棍3、4和两个拉杆7就在阀体1内形成一个围绕喉管2的四方形。
当外部驱动器工作时,带动调节杆5作顺时针旋转,从而推动上调节棍4下降;此时,与调节杆5配套的支座6受旋转力的作用向上运动,带动拉杆7和下调节棍3上升。这样,两个调节棍3、4就作相向运动,不断移近从而挤压喉管2以减小流体流量直至完全关闭。
反之,当外部驱动器带动调节杆5作逆时针旋转时,则上调节棍4随着调节杆5上升,下调节棍3随着支座6下降。这样,两个调节棍3、4就会作相对运动,不断远移从而松开喉管2以扩大流体流量直至完全开启。
如图3所示,其控制机构仅由外部驱动器、调节杆5、支座6和上调节棍4构成。当外部驱动器带动调节杆5旋转下降,上调节棍4随之向下挤压喉管2直至完全关闭;当外部驱动器带动调节杆5上升,上调节棍4随之向上运动则喉管2松开直至完全开启,从而达到控制流体流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金陵,未经叶金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4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