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理疗用拔罐无效
| 申请号: | 98244551.2 | 申请日: | 1998-10-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64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 发明(设计)人: | 温瑞书;陈雷;郑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瑞书;陈雷;郑兆华 |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淑敏 | 
| 地址: | 0500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疗 用拔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理疗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刺激肌体内穴位的拔罐,它特别适于医疗保健所用。
拔罐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使用的拔罐有陶罐、竹罐、针罐、药罐等多种。虽然各种拔罐的结构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却普遍存在着吸力小或操作复杂或携带不便等缺点。同时,上述各种拔罐由于其结构所限,不能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吸药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理疗用拔罐,从而使之具有更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理疗用拔罐组成中包括外壳、气囊、负压腔,气囊分为上、下两个相连的气囊1和气囊2,气囊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气囊2的上端相连,气囊2的另一端与负压腔的一端相连。负压腔为空腔体,另一端为敞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挤压气囊,将拔罐拔吸于穴位上进行治疗和保健。具有吸力大、操作简便及携带方便的优点,并可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吸药管,提高拔罐的疗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组成中包括上、下两个相连的气囊1和气囊2、外壳3、负压腔4、吸药管5,外壳3由医用橡胶制成:气囊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气囊2的上端相连,气囊2的下端与负压腔4的一端相连。负压腔为柱体或台体,另一端为敞口结构。气囊1和气囊2可以设计为球形、多面柱体或不规则空腔体,气囊1的体积小于气囊2。吸药管5的上端通过外壳3与气囊1的下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负压腔4相通。
为方便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要求,将与气囊1下端相接的吸药管5制成可拆卸式。还可在气囊2与负压腔4相接处设有用于固定吸药管5的隔离环6,隔离环6上设有连通气囊2和负压腔4的气孔7。吸药管5和隔离环6可由无毒材料如医用尼龙棒制成。当理疗过程中需要药疗时,可按压气囊1抽吸药液,然后挤放气囊2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需拔吸的穴位,并在拔罐状态下将气囊1中的药挤于所拔吸穴位的皮肤上。这样,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理疗可起到罐疗和药疗双重作用,即具有负压拔罐和负压状态下的药疗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瑞书;陈雷;郑兆华,未经温瑞书;陈雷;郑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4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