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同时控制多个玩偶运动的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243049.3 | 申请日: | 1998-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1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伯承 |
| 主分类号: | A63H13/20 | 分类号: | A63H13/20;A63H29/22 |
| 代理公司: | 珠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尹可建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控制 玩偶 运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玩具的运动控制装置,尤指一种可同时控制多个玩偶运动的控制装置。
现有玩具的运动控制装置一般可分为电动控制和机械控制两大类,前者如各类用微电机控制的玩具,后者如各种采用弹性发条控制的玩具。电动玩偶就属于前者。现有的电动玩偶一般都是通过电机以及相应的传动装置来直接控制玩偶的运动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也能使被控制的玩偶表演出不同的动作,但往往需要采用较复杂的运动传动系统,而且现有的运动控制装置中,每个电机一般只能控制相的一个玩偶运动,因而往往需耗费较多的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控制多个玩偶运动的控制装置,以通过其独特的运动传递方式以及简单实用的玩偶运动控制结构,使其在较好地保留现有技术的使用功能和优点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玩偶运动方式多、耗电少、玩具趣味性强以及可同时控制多个玩偶运动等优点,较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可同时控制多个玩偶运动的控制装置,主要包含有外壳、外壳盖板、电池盒、电机、传动装置以及玩偶支撑杆,其中电机、电池盒以及传动装置安装在外壳内,其玩偶支撑杆固定在外壳盖板上,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设置有轨迹盘,该轨迹盘的下部为可与电机上主动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轨迹盘的上表面至少设置有一圈波浪形的轨迹环,玩偶支撑杆下端的轨迹感应头或轨迹感应轮与上述轨迹环相配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同时控制多个玩偶运动的控制装置,由于采用了独特的运动传递方式及简单实用的玩偶运动控制结构,使其在较好地保留现有技术的使用功能和优点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玩偶运动方式多、耗电少、玩具趣味性强以及可同时控制多个玩偶运动等优点,较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玩偶运动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动齿轮,2-电机,3-外壳,4-音乐装置,5-从动齿轮,6-轨迹环,7-中心轴,8-外壳盖板,9-轨迹感应头,10-玩偶支撑杆,11-轨迹感应轮,12-电池盒。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同时控制多个玩偶运动的控制装置,主要包含外壳(3)、外壳盖板(8)、电池盒(12)、电机(2)、传动装置及玩偶支撑杆(10),其中电机(2)、电池盒(12)以及传动装置安装在外壳(3)内,其玩偶支撑杆(10)固定在外壳盖板(8)上,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设置有轨迹盘,该轨迹盘的下部为可与电机(2)上主动齿轮(1)配合的从动齿轮(5),轨迹盘的上表面至少设置有一圈波浪形的轨迹环(6),玩偶支撑杆(10)下端的轨迹感应头(9)或轨迹感应轮(11)与上述轨迹环(6)相配合。上述轨迹盘通过其中心轴(7)定位在外壳内,其下部从动齿轮(5)与电机轴上的主动齿(1)相互啮合,在轨迹盘上部设置有多圈波浪形轨迹环(6),其环数与被控制玩偶数相同。上述玩偶支撑杆(10)穿过外壳盖板(8),并通过螺丝固定在盖板上,其下端的轨迹感应头(9)或轨迹感应轮(11)直接与轨迹环(6)的上表面或侧壁接触。玩偶直接装置在支撑杆的上端。
在使用时,接通电源,电机通过齿轮带动轨迹盘转动,与轨迹环接触的支撑杆随着轨迹环上表面的转动而作周期性的上下运动,带有感应轮的支撑杆则通过与轨迹环侧面的磨擦而作旋转运动,从而达到控制多个玩偶作不同运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伯承,未经张伯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3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