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速交流稳压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42418.3 | 申请日: | 199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8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武;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祖武 |
| 主分类号: | G05F1/12 | 分类号: | G05F1/12 |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稳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稳压器,尤其涉及一种极速交流稳压器。
现有的交流稳压器,通常由三部分组成:1)调压信号源:位于稳压器的始端,指调压信号拾取的部位,一般是稳压器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的某部位。2)调压元件:位于稳压器的终端,指的是变压器部分,或单自耦变压器,或自耦变压器加补偿变压器,或各种三相变压器。3)调压控制功能块:这是交流稳压器的核心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调压速度和性能,它由三个小部分组成,(1)信号处理器:调压信号经整流、滤波成直流信号;(2)控制信号发生器:直流信号经直流电压比较或直流模数转换,把直流信号电压变为控制信号;(3)调压执行元件:在控制信号作用下完成调压动作,通常采用触点开关或电子开关。若用方块表示各部分,用“→”表示信号方向,调压控制功能块如图7所示,简单用代号“DCT”表示,因而传统的交流稳压器结构以框图表达如图8所示。由于调压信号源选择的位置不同,或调压元件所选用的变压器个数和种类不同,或“DCT”中调压执行元件所选用的开关不同,就构成了种类繁多的交流稳压器。但它们均有共同的“DCT”模式: “交流→直流→比较→单列开关”。“交流→直流”延长了信号处理时间,也无法做到逐波控制的目的。“直流→比较”电压偏差大的需几次完成。有的即使采用了模数转换,但用单列开关调压也不能一次到位。特别采用触点开关的应变能力更差。许多补偿式交流稳压器标称应变时间为0.5秒,但在这段时间内已有25个周波的异常电压通过,无安全和精度可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调速、宽调限、高精度的极速交流稳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极速交流稳压器,包括稳压器的交流电源输入端、调压信号源、调压控制功能块、调压部件和稳压器输出负载端,调压信号源指调压信号拾取的部位;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调压控制功能块的结构包括1)信号处理器,由正弦波恢复电路U1和同步检出器D组成,从调压信号源拾取的调压信号经过正弦波恢复电路U1的阻容滤波、补偿、分离恢复成与输出交流电压有效值成一固定比值的正弦波调压信号和同步信号,经同步检出器D检出同步;2)控制信号发生器,包括单片机外另设的交流的A/D模数转换电路或单片机内设的交流A/D模数转换电路和单片机,正弦波调压信号经交流A/D模数转换电路逐波转换成电压数字量,由单片机进行数学逻辑运算,译码输出高位开关和低位开关的控制信号Kg1和Kg2;3)调压执行元件:采用数码开关,数码开关包括高位开关组K1和低位开关组K2,两开关组分别从“0”开始依序编码,先确定低位开关个数为n,低位开关向高位开关进位“逢n进1”,两组开关组成开关数字量;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高位开关和低位开关的控制信号Kg1和Kg2,控制高位开关组K1和低位开关组K2中各某一开关同时动作,驱动调压部件调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极速交流稳压器,其特点在于调压部件包括补偿变压器B1和自耦变压器B2,补偿变压器B1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自耦变压器B2的上端相交于端点G,端点G经过开关SW是稳压器输出负载端点O,稳压器的公共端点Vss,自耦变压器B2的另一端接在公共端点Vss上,经过开关SW与负载并联,调压信号从补偿变压器B1的次级线圈L2与自耦变压器B2的交接端点G拾取或拾取端点G对地电压的一部分。所述的极速交流稳压器,其特点在于补偿变压器B1的初级有两组线圈,高位开关K1拆分为两组开关组K11和K12,并接在自耦变压器B2上部分粗调线圈抽头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调压信号直接恢复成正弦波,逐波模数转换,由单片机快速进行数学逻辑运算,且采用数码开关。具体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祖武,未经刘祖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2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