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躺椅无效
| 申请号: | 98241028.X | 申请日: | 199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63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志谦 |
| 主分类号: | A47C1/02 | 分类号: | A47C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躺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
现有躺椅如图11、12所示:在椅座架10前、后端枢设支撑脚架20,后端的支撑脚架20上偏下处藉一连杆201枢接一椅背架30,椅背架30两侧枢接扶手40后端,椅座架10的支撑脚架20顶端交接处具有卡掣杆403,卡掣杆403接设扶手40前端底侧的限位板401上有卡掣缺口402,调整时,可将卡掣杆403脱离卡掣缺口402,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纵使将卡掣杆403移至最前端的卡掣缺口402,椅背架30的倾仰角度仍有限,无法接近水平程度,使用上不够舒适和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平躺地调整椅背架倾仰角度的方便舒适的躺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躺椅,它由支撑架、椅背架、调整装置、椅座架与置脚架配合椅垫布组成,椅垫布连结在椅背架、椅座架及置脚架上,其特征是:支撑架由前、后支架构成,前支架两侧枢设一撑杆,撑杆另端与椅座架设的滑套枢接;后支架的顶端固设一连结套,连接套枢设在前支架上;椅背架为一架体,其两侧近下端处与椅座架枢设,椅背架两侧中间靠下端枢接一导引连杆,导引连杆上套设调整装置,上方组设一扶手护盖,扶手护盖前端枢设在导引连杆前端,扶手护盖后端藉由一卡扣而扣设在导引连杆上;调整装置由座体、定位套组成,并且组设在支撑架的顶端及椅背架的导引连杆上,座体下端枢设在支撑架前支架顶端,上方形成阶级状导孔与套孔,且导孔与套孔间呈偏心设立,导孔穿套导引连杆,套孔套置定位套上的偏心套管;偏心套管形成贯通状穿套导引连杆,定位套穿套导引连杆,其在座体的导孔形成偏心状,定位套穿套于导引连杆并紧束固定;椅座架两侧支杆后端枢接在椅背架下方,支杆前端由固置在置脚架上的连结套枢设在置脚架,支杆靠近后端枢设一滑套,滑套嵌设在后脚架上,另侧枢设支撑架的撑杆;置脚架呈架体,两侧管体后端枢设在导引连杆前端内侧,置脚架上固设连结套。
上述设计,当偏心套管套置在套孔中时,使限位块能顺利进入凹槽内,而将座体与定位套很好结合,调整架可同时连动椅座架及置脚架向上或向下倾仰或收合,以得到符合人体工学的倾仰角度,达到使用舒适、方便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扶手护盖侧视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护盖主视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之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调整后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之二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11为现有躺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现有躺椅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支撑架1、椅背架2、调整装置3、椅座架4与置脚架5配合椅垫布6组成,椅垫布6连结在椅背架2、椅座架4及置脚架5上,其特征是:支撑架1由前、后支架11、12构成,前支架11两侧枢设一撑杆111,撑杆111另端与椅座架4设的滑套42枢接;后支架12的顶端固设一连结套121,连接套121枢设在前支架11上;椅背架2为一架体,其两侧近下端处与椅座架4枢设,椅背架2两侧中间靠下端枢接一导引连杆21,导引连杆21上套设调整装置3,上方组设一扶手护盖22,扶手护盖22前端枢设在导引连杆21前端,扶手护盖22后端藉由一卡扣222而扣设在导引连杆21上;调整装置3由座体31、定位套22组成,并且组设在支撑架1的顶端及椅背架2的导引连杆21上,座体31下端枢设在支撑架1前支架11顶端,上方形成阶级状导孔311与套孔312,且导孔311与套孔312间呈偏心设立,导孔311穿套导引连杆21,套孔312套置定位套32上的偏心套管321;偏心套管321形成贯通状穿套导引连杆21,定位套32穿套于导引连杆21,其在座体31的导孔311形成偏心状,定位套32穿套于导引连杆21并紧束固定;椅座架4两侧支杆41后端枢接在椅背架2下方,支杆41前端由固置在置脚架5上的连结套51枢设在置脚架5,支杆41靠近后端枢设一滑套42,滑套42嵌设在后脚架12上,另侧枢设支撑架1的撑杆111;置脚架5呈架体,两侧管体后端枢设在导引连杆21前端内侧,置脚架5上固设连结套51。其中,偏心套管321上设有剖沟322,剖沟322的宽度与座体31上设的限位块313的宽度略相等,偏心套管321下方环设一凹槽323,在凹槽323一侧外的偏心套管321下端面形成一倒角3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志谦,未经廖志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1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负压二段式密封瓶盖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锅炉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