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炉灶无效
| 申请号: | 98240759.9 | 申请日: | 1998-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62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汪广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广富 |
| 主分类号: | F24B1/181 | 分类号: | F24B1/181 |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红花岗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海嵘 |
| 地址: | 563003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炉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炉灶,尤其是面向农村的以各种农作物、植物根茎、叶为燃料的节能炉灶。
目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的是用砖、泥等制成的土炉灶,也有一部分是市场上购买的铁炉灶,而且多数是以原煤、木柴为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燃料排出的浓烟、煤气严重污染环境,燃料利用率低,使用也极不方便,尤其是煤资源缺乏的地区,要以相当的时间和劳力收集木柴,而且还需放置达到一定的干燥度才能使用。大量的农作物的根茎叶等可燃物,却因其具有较大的湿度,不能被有效利用,由此,不但增加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破坏自然森林资源,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本实用新型节能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各种固定可燃物,特别是具有一定湿度的可燃物为燃料,燃料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结构简单的节能炉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炉灶包括支撑部分、燃烧部分、控制部分。
支撑部分有炉面、角钢、导轨压板构成。
燃烧部分是由燃料燃烧室、完全燃烧室上下叠置共同组成。在燃料燃烧室的上方有一空间,用来放置吸水用的硅胶,吸取并贮存燃料燃烧时蒸发出的水分。放置使用时,将完全燃烧室和燃料燃烧室的中心孔上、下对齐,使可燃气体通过加在燃料燃烧室孔上的过滤套顺利进入完全燃烧室进行进一步燃烧。燃料燃烧室有内桶和外桶两层,中间具有一定空间。内桶壁的中、下部共开有九排小孔;外桶壁下部至少开有一排孔。完全燃烧室为一锥形桶,在桶壁上同样有许多小孔,使燃烧室通过这些小孔与大气相通。在完全燃烧室的外面,安置带有保温层和稳恒进气桶,用来保持完全燃烧室的温度。
控制部分由以下组成:
第一是用园环卡轧空套在燃料燃烧室外桶壁上,可沿其桶壁上下移动,通过它的移动开启或封闭外桶进气孔,控制进气量。
第二是在支撑的底座上设置圆风门,它与摆杆、钢丝、调节旋钮共同组成一控制机构,旋转旋钮,使钢丝带动摆杆转动,从而带动风门上下运动,封闭或开启燃料燃烧室底部中心孔。
再者,在燃料燃烧室和完全燃烧室中心对接孔之间,设置火门,通过它的前后运动,关闭或开启两燃烧室的接口。
通过对上述三组控制部分分别或同时使用,达到调节火力,熄灭火焰的目的
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在使用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各种燃料,特别是可利用还具有一定湿度的燃料。燃料在燃烧室燃烧后,生成的可燃气体还可进入完全燃烧室再次充分燃烧,发出更大的热能,从而可提高燃烧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了劳动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节能炉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的节能炉灶沿B-B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力1所示的节能炉灶沿C-C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炉由支撑部分、控制部分、燃烧部分组成。支撑部分即炉灶本体,由炉面2、活动炉盖1、支撑角钢24、横向角钢33、封板30连接而成。整个炉灶本体由横向角钢33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置完全燃烧室3、下层放置燃料燃烧室13、燃料燃烧室13的外围部分可用封板24封死,使整个炉灶整洁美观。
燃料燃烧室13分为内桶10、外桶11,内桶10与外桶11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在内桶的上方用板9隔出适当的隔层,板9钻有许多圆孔,在此隔层内存放硅胶(8)。完全燃烧室3的上下两端均为带有中心孔的活动盖板:上盖38、下盖23,为控制燃烧室的进气量,在内桶10壁的中下部开有七排小孔,外桶11壁下端周边也开有一排孔,在下盖23开有一中心孔,能沿外桶壁上下移动并固定在某一位置
完全燃烧室3是一锥形筒,在筒壁圆周上钻有多排圆孔,上端与炉盖1配合,下端为带有中心孔的活动盖板29,在完全燃烧室3的外部装有带保温层5的稳恒进气筒4,使火力得以集中利用。
在炉灶的底部中心设置风门22,风门22固定在风门支撑杆20上端,其整体与摆杆15为活动连接,调节钢丝12一端固定在摆杆15上,另一端固定在与旋钮28连接的调节杆7上,通过旋转调节旋钮28,调节钢丝12带动摆杆15转动,从而带动风门22上下运动,开启或关闭燃料燃烧室13的底部中心孔在炉体的中部。燃料燃烧室13和完全燃烧室3中心孔对接处,设置有手柄和挡板组成灶门32,控制它前后运动,达到开启或关闭两燃烧室接口的目的,阻断可燃气体进入完全燃烧室3,达到控制火力或熄火的目的。
为方便点火,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由电子元件组成的自动点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广富,未经汪广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07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电压电热座垫
- 下一篇:一种油水井套管抽汲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