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式完井管柱悬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39541.8 | 申请日: | 199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3735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9/18 | 分类号: | E21B19/18 |
代理公司: | 辽河石油勘探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褚贵良 |
地址: | 1240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管柱 悬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井完井作业中使用的完井管柱悬挂装置,属井下工具类。
钻井中的先期完成井和修井中的侧钻井施工时均要求把完井管柱下到设计位置,并在上层套管内的预定位置进行悬挂、丢手,最后再根据完井工艺需要,决定是否进行注水泥固井作业。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完井管柱悬挂装置一般为机械式、水力式或机械一水力式悬挂装置。上述这些装置普遍存在着操作复杂,容易出现误动作,悬挂、丢手无明显显示等安全和可靠性方面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完井管柱悬挂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悬挂可靠、丢手明显,能按需要进行注水泥固井作业的液压式完井管柱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悬挂装置中设计液压悬挂部分和液压丢手部分,悬挂和丢手两个动作分段进行,采用较大的压力级差分别剪断悬挂销钉和丢手销钉,以区分两个动作,丢手后,能恢复循环通道,可进行正常的注水泥固井作业。其具体结构是:装置的最上端是上接头,与送入管柱相连,最下端是下接头与完井管柱相连。上接头下面连结着连接头,连接头上用销钉和锁块固定着球座和空心胶塞等。下接头上面连结着基管,基管上安装着活塞、卡瓦和锥体等。该装置下井时,上接头靠连接头和锁块等与下接头连结在一起,悬挂、丢手和注水泥时,还要配合投入钢球和投入上胶塞。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式完井管柱悬挂装置的悬挂和丢手的操作过程,靠地面开泵加压完成。由于装置下井时,悬挂部分的液力加压孔由空心胶塞封闭,避免了井内激动压力对液动部分的影响,不会产生液动部分误动。当进行悬挂和丢手时,分段采用两个较大的压力级差区分完成两个过程,地面上又可明确显示两个过程,并可采用悬重法进一步验证悬挂和丢手。需注水泥固井时,上胶塞与空心胶塞配合使用,还可保证尾管内不留多余的水泥塞。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式完井管柱悬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1、该装置能保证完井管柱顺利地下到设计位置,确保悬挂、丢手可靠;
2、丢手后进行注水泥固井作业,避免注水泥固井后不能丢手的情况发生。
附图1是液压式完井管柱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1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中的液压式完井管柱悬挂装置由下接头1、锁块2、球座销钉3、球座4、基管5、连接头6、钢球7、空心胶塞8、活塞9、卡瓦10、锥体11、上接头12及上胶塞13等组成。
该完井管柱悬挂装置的下接头1与完井管柱相连,上接头12与送入管柱相接。该悬挂装置下井时,其空心胶塞8将位于基管5和连接头6上的液力加压孔封闭,因而由下钻速度变化而引起的井内激动压力不会对液压腔产生影响,因而也不会使卡瓦10产生误动作,从而保证了完井管柱的顺利下井。
当钻具下到设计位置后,将钢球7由送入管柱内投入,并座于球座4上,开泵蹩压后,空心胶塞8下行,露出液压加压孔,在液压作用下,活塞9上行推动卡瓦10动作,实现完井管柱的悬挂,这时可通过钻柱加压,来验证完井管柱悬挂的可靠性;完井管柱悬挂后,继续提高泵压,剪断球座销钉3,球座4受压下行,锁块2滑出,实现送入管柱与完井管柱脱开丢手,这时也可通过活动钻具观察指重表悬重变化的方法,来验证完井管柱的丢手与否,保证完井管柱悬挂与丢手的可靠性。
由于空心胶塞8与球座4之间无机械连接,两者在液压作用下分离后能恢复循环通道。若需注水泥固井时,可接着注入水泥浆和上胶塞13;替泥浆时,当上胶塞13到达空心胶塞8内一同下行,将完井管柱内的水泥浆全部替入环空,完成固井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9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用三轮车用起动摇把装置
- 下一篇:散堆波纹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