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温起重电磁铁无效
申请号: | 98239527.2 | 申请日: | 199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688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均岑;张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保税区德隆威亚国际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6 | 分类号: | B66C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新技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卫义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温 起重 电磁铁 | ||
一种超高温起重电磁铁,其属于电磁起重设备。
在现在技术中,起重电磁铁线圈采用铝扁线绕制,这种导电材料的绝缘层太厚,填充系数小;有机绝缘层的耐热度低,绝缘层导热性差,温度不均匀,存在过热点,绝缘易于老化,寿命短;线圈的整体性和抗冲击性差;线圈层间电压高,易于短路。现在已开始采用氧化膜铝带来绕制线圈,其性能明显优于铝扁线,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热稳定性差,只能吸吊低于600℃的磁性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选用性能优良的复合氧化膜铝带导电材料,在结构上采用合理的隔热和散热措施,选用合理的电流、电流密度及磁通密度,使研制出的超高温起重电磁铁能够吸吊760℃超高温磁性物料,而且热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超高温起重电磁铁,它主要由磁轭、线圈、外磁极和内磁极组成,线圈设置在外磁极和内磁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在于,把磁轭、外磁极和内磁极焊接成一体,由复合氧化膜铝带绕制的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板,线圈的下部依次设置隔热石棉层、隔磁护板、隔热空气层、外护板和内极掌,外磁极和内磁极与内外极掌之间的连接园柱体电磁铁结构采用焊接结构,长方体采用螺栓连接结构。上述的超高温起重电磁铁的单位工作面积的线圈电流为(20-32)A/cm2,线圈电流密度为(0.8-1.2)A/mm2 ,吊运物料的磁通密度为(3000-13000)Gs,吊运方坯的自重系数为1.5-3.4。
由磁轭、外磁极和内磁极组成的超高温起重电磁铁,其外形为圆柱体或长方体,与此相对应,线圈为2-4个圆柱体线圈或长方体线圈组合,线圈的耐热等级为H级和C级。
上述的线圈由复合氧化膜铝带绕制,外部先打上腻子,再包上有机硅绝缘云母板,最后用无碱玻璃丝带包扎。
外形为圆柱体的超高温起重电磁铁的内磁极中间开孔,在孔的下部设有隔热空气层和外护板。
在磁轭的顶面焊有散热片,在外磁极的外侧面焊有散热片和设有隔热辐射装置。
在外形为圆柱体的超高温起重电磁铁的下部,为隔热空气层并设透气孔。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对由复合氧化膜铝带绕制的线圈施以额定电压、则产生励磁电流和相应的磁通。磁通通过内磁极、磁轭、外磁极、吸吊物料和内极掌形成回路。吸吊物料受到的吸力取决于磁通密度的平方和吸附面积之积。为了吸吊760℃超高温物料,从电磁设计上保证经济合理的电流密度及电路参数,控制复合氧化膜铝带的发热量符合给定值;采用有效的传热措施,及时地将复合氧化膜铝带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周围空气中去;采用有效的隔热、散热、隔热辐射措施,使吸吊超高温物料的热量尽可能少传给电磁铁;选择最佳的磁极尺寸、极掌结构及磁路参数,使磁通分布合理,以增大吸吊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这种超高温起重电磁铁采用复合氧化膜铝带绕制线圈,结构采用了有效的散热和隔热措施,使这种电磁铁能吸吊760℃的超高温物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耐电压性能和物化性能,使用寿命长。操作工人可远离超高温现场,采用“热送”工艺,实行自动化作业,可提高工效5-7倍,与旧式作业的机械搬运方法比较,可节约能源25-40%。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圆柱体超高温起重电磁铁的结构图。
附图2是一种长方体超高温起重电磁铁的结构图。
附图3是圆柱体线圈的结构图。
附图4是长方体线圈的结构图。
附图5是一种装有散热装置的超高温起重电磁铁外形图。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子。通过对该实施例子的附图和描述,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保税区德隆威亚国际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保税区德隆威亚国际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9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式开盖卧式磨粉磨浆机
- 下一篇:微型台球桌及台球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