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可变量助力转向泵无效
| 申请号: | 98237387.2 | 申请日: | 1998-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18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06 |
| 发明(设计)人: | 于大洪;王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新液压件厂 |
| 主分类号: | B62D5/10 | 分类号: | B62D5/10 |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光 |
| 地址: | 123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变量 助力 转向 | ||
本实用新型属汽车转向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可变流量动力转向泵。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性能及驾驶起来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汽车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及轻便性,以满足转向灵敏要求。从而在汽车转向系统中使用了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该系统由助力转向泵、转向器、拉杆、管路、油壶等组成,该系统同时要求转向泵输出的流量是一个恒定值,即在汽车发动机的全转速范围内,转向泵的输出流量不能高出或低于恒定值一升油。如果转向泵输出的流量能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降低,能有效地保证汽车转向系统的稳定性。
目前设计的汽车助转向泵是使用恒流溢流阀和固定节流口实现恒流输出,由于固定节流口的恒流特性存在局限性,导致转向油泵的输出流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出现汽车高速行驶时,转向泵输出流量高出恒定值2升以上,使转向机接收的油量过大,运动速度加快,方向盘过于灵敏,驾驶者对路况失去路感,降低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性。因此,转向系统转向性能的好坏是保证汽车安全运行,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行驶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助力转向泵又是转向系统性能好坏的首要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转向系统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减少的压力油,提高了汽车在高速行驶转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的汽车用可变量助力转向泵。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汽车用可变量助力转向泵,由主动轴、传动齿轮联接的泵体内安装的侧板,定转子组件、压力板、溢流阀组成,溢流阀的阀板的前部为锥形杆,与节流体形成环形节流口,在节流口下端钻有一倾斜油孔,阀堵钻有油孔。上开有若干径向油孔。在节流口下端钻倾斜孔,倾斜角为20°-40°。节流体与阀堵联接,位置可变,调整节流体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容易进行无级调速调整流量;。(2)对预定速度正确控制;(3)动作可靠、操作性能好;(4)转速-流量呈非线性变化,高速小流量,低速大流量,改善转向泵稳定性。无论汽车运行于何种车速状态,均能提供给转向系统足够而合理的油量,因为通常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不需要大角度范围转动方向盘,此时转向器需要的油量很小;当汽车在低速状态下运行时,需要在大范围内转向,此时转向器需要很大的油量以达到助力的目的。
图1示汽车可变流量助力转向泵剖视图。
图2示阻尼体位置、结构剖视图。
图3示出油口、阀孔、N-N方向倾斜油孔位置剖视图。
图4示阀堵、溢流阀、节流体、N-N向倾斜油孔、出油口位置剖视图。
图5示转速-流量特性曲线。
图中1-主动轴;2-侧板;3-定转子组件;4-压力板;5-出油口;6-后盖;7-泵体;8-溢流阀;9-阀堵;10-阻尼体;11-阀孔;12-节流体;13传动齿轮
图1-5所示,由主动轴(1)传动齿轮(13)联接的泵体(7)内安装的侧板(2),定转子组件(3)、压力板(4)、溢流阀(8)组成的汽车用可变量流量动力转向泵,溢流阀(8)的阀杆的前部为锥形杆,与节流体(12)形成环形节流口,在节流口下端钻有一倾斜油孔,阀堵(9)上开有若干径向油孔。在泵体(7)上阀孔(11)处向出油口(5)钻有倾斜孔,角度为20°-40°。节流体(12)与阀堵(9)联接,位置可变,调整节流体(12)位置。
汽车用可变量助力转向泵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动力通过传动齿轮(13)、主动轴(1)将扭矩传递到定转子组件(3),与侧板(2)、压力板(4)组成叶片泵,将转向系统中油壶内的转向油液吸入到油泵的吸油腔即图1所示的B腔,由叶片泵输出的转向液先进入A腔,然后通过A腔与C腔之间的油道进入阀腔C腔,通过溢流阀(8)左侧锥形杆与节流体(12)形成的环形节流口进入阀堵(9)D腔,在阀堵(9)上钻有4个径向油孔,转向油液经过4个油孔进入N-N方向的倾斜油孔,阀孔(11)的端部见图5,与阀孔(5)轴线成20°-45°角度和出油口(5)相通,在N-N方向与出油口(5)的端面平行,距离在20-24mm之间,转向油液进入出油口(5),通过转向系统中油管路进入转向器,实现助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新液压件厂,未经阜新液压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7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渔船炊事及取暖装置
- 下一篇:温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