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利用外转式马达轴心作为通风口的吊扇无效
| 申请号: | 98233472.9 | 申请日: | 1998-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73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忠 |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外转 马达 轴心 作为 通风口 吊扇 | ||
一般所见的吊扇风扇叶片多由数组呈一倾角弧度的单叶片所组成,其型态均类似于图1所示的组合式流线型吊扇的风扇叶片,只是该种形态的风扇叶片不过是以一倾角弧度将环围气流扰动并产生向下风压以将风流排出,局限于其结构形态,所产生的风量于过程中从旁逸散失却许多,而无法产生较大风量,即使增加其风扇旋转速度,其所增加的风量亦不如预期的理想,同时有耗电、减少使用寿命的缺点;再者,一般的吊扇结构,仅具有鼓风之作用,并不能使用自身之结构与外界空气产生交流作用,尤其于密闭之室内循环一久,若室内活动之人口亦多时,其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即会减少,而令人产生气闷之感觉,甚至令人有昏昏欲睡的现象;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则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广幅集风及排风作用效果从而产生强大风力的吊扇风扇叶片结构,并能利用此一结构达到与室外空气交流的作用,适时补充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常保室内空气的新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具有广幅集风及排风作用效果从而产生强大风力的风扇,这种风扇的叶片利用一长板弧状的集风板以集揽环围气流并顺势借助导风板将其分引导入于集风口及延着该导风板上升气流,复借下一风扇叶片同样结构的导风板将前集风口产生的气流再次加强推动以产生向上风压而生成强大风力。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借助如此结构,除得到广幅集风及排风作用从而产生强大风力的预期效果外,更可省电及增加风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目的是将传统向下排风的风扇改为向上排风,俾助益于室内空气的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配合一外转式的马达结构,利用风扇叶片旋转时所产生的压力差,经外转式马达的中央定子中空轴心,将外界空气借助一导风管与外界空气相通,使其与外界空气产生交流的作用,适时补充室内空气的含氧量,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图1为习用的吊扇风扇叶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扇风扇叶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3A、B、C为本实用新型吊扇风扇叶片的俯、正、右侧外观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吊扇风扇叶片的实施例的动作说明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吊扇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吊扇的外转式马达中央定子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吊扇的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吊扇另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请先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吊扇风扇叶片10的结构大体可分为一集风板11、一集风口12、一导风板13、一风叶架14等四大部分,其中集风板11呈一长板向后弯弧状以集引环围气流,于其中央近根部位置则截设一适当宽幅大小的弧形缺口为集风口12,该集风口12的上部并倾延一向前方倾下伸出的斜面板为导风板13,集风板11末端部则设呈一立面弧状并具有数个锁付孔15的风叶架14及一固定板16。继续参照图3A、B、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俯、正、右侧的外观三视图,于图3A可以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集风板11端部呈一相当弯弧状形态,渐而向着根部风叶架14方向趋缓从而达成一平整面,而于集风板11中央近根部位置所设的集风口12(见图3B),其风口形态为前部宽幅较宽渐而向着风叶架14方向缓降收敛齐整,且该集风口12上方所倾延设的导风板13则以一适当角度向下倾伸适当长度(见图3C),其宽幅面积并足以涵盖整个集风口12的风口大小。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扇风扇叶片实施例的动作说明图,依据上述结构,利用风叶架14及固定板16上的锁付孔15将数组风扇叶片10组设于一轴部17上,当旋动时,集风板11将会如本图箭头所示将周遭环围气流引动汇集并顺着该板体形状顺势导入于集风口内12排出,再借助下一风扇叶片10的导风板13再次加强推动以产生向上风压,如此循环而产生强大风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忠,未经刘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3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