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纸黑液深层吸附过滤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32993.8 | 申请日: | 1998-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11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钟;张美华;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钟;张美华;保宇 |
| 主分类号: | B01D25/02 | 分类号: | B01D25/02;D21G9/00 |
| 代理公司: | 航空工业部西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6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深层 吸附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造纸黑液治理进程中的造纸黑液深层吸附过滤器,主要由筒体和滤料组成。
造纸制浆工艺是造纸必须的工艺过程,在该工艺的实施中将产生大量的造纸制浆黑液,该黑液中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和糖类等有机物。此类物质若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目前主要是采用酸析、碱析及絮凝沉淀等物理-化学处理方式,但水中仍存在大量的悬浮物及有色物质,COD及BOD(化学耗氧及生物耗氧量)仍未能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排放标准。现有的后续处理方法是将此种废液与大量造纸中段排放水和漂白水混合后,再加以各种生化法处理。这种后续处理方法的缺陷在于,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深层吸附过滤原理,处理造纸废水中大量的悬浮物及有色物质,使COD及BOD能达到国家标准的造纸黑液深层吸附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对经过酸析、碱析及絮凝沉淀等物理-化学处理过的造纸黑液,采用深层吸附过滤。其特征在于:筒体(7)的上、下端设计密封端盖(3)和(13),上端盖(3)的中心设计进液管(1),下端盖(13)的中心设计出液管(14);筒体(7)内上端设计压板(5),下端设计支撑板(10),压板(5)与支撑板(10)之间放置滤料(8)。黑液由进液管(1)进入筒体(7)内,经过被压实滤料(8)的过程中,过滤介质过滤吸附了废液中大量的有色物质,大大降低了COD含量。
为使欲处理的黑液能够均匀通过滤料(8),提高过滤的效率,在进液管(1)的下端设计布液板(2)。
在滤料(8)上、下两端安装的滤布(6)和滤布(9),可以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滤料(8)可以采用锅炉煤渣或粉煤灰。
附图说明:
图1:原理示意图1-进液管 2-布液板 3-上端盖 4-密封件 5-压板 6-滤布7-筒体 8-滤料 9-滤布 10-支撑板 11-支撑圈 12-密封件13-下端盖 14-出液管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中的筒体(7)采用普通碳钢,直径为φ800,长为1500mm;筒体(7)与上、下端的密封端盖(3)和(13)通过齿形咬合的快速开启结构连接,中间用密封件(4)和(12)密封,密封端盖(3)和(13)采用普通碳钢;上端盖(3)中心的进液管(1)和下端盖(13)中心的出液管(14)也采用普通碳钢,管径为φ57;支撑板(10)放置在支撑圈(11)上,支撑圈(11)焊接于筒体(7)内的下端;滤布(6)和滤布(9)选用厚度为2mm的羊毛毡,滤布(9)铺在支撑板(10)上;滤料(8)采用40目~200目的锅炉煤渣,堆放在滤布(9)上。滤料(8)的上端压上滤布(6),并用压板(5)压紧;压板(5)之上、进液管(1)下端的布液板(2)采用厚度为10~20mm,金属多孔板。黑液由进液管(1)进入筒体(7)内,经过被压实滤料(8)的过程中,过滤介质吸附了废液中大量的有色物质,大大降低了COD含量。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设备简单、制造容易,占地少。根据处理水量的需要,选用不同的筒体直径。由于吸附介质可以选用造纸厂本身的锅炉煤渣或粉煤灰,不但使其成为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水质,而且达到以废治废的综合治理。由于本装置造价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具有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钟;张美华;保宇,未经李国钟;张美华;保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2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