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带翼浮球无效
| 申请号: | 98232630.0 | 申请日: | 1998-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76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秦生 |
| 主分类号: | C23G1/02 | 分类号: | C23G1/02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小霞 |
| 地址: | 71004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带翼浮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化学水处理中使液面与大气隔绝的液面覆盖球。该液面覆盖球可有序地漂浮在液面上,对液面形成覆盖。如:对凝结水箱和除盐水箱的液面覆盖,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对水质的污染;对化工原料储槽的液面覆盖,可减少槽内易挥发性有机溶剂的蒸发,节约原料、净化空气。该液面覆盖球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制药等行业。
在已有技术中,中国专利93226021.7公开了一种液面覆盖球,它具有一个中空状球形壳体,在球形壳体外壁半球处连有一个环翼,该环翼用于覆盖球与球之间的液面;在球形壳体内的底部设有可调节球体比重的配重物。所述的配重物采用比重较大的金属物质,如:钢珠等。由于球体内设置了配重,使球体的重心比较稳定。球体重心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使球壳上的环翼始终贴扶在液面上,而不与液面产生倾斜,从而保证了液面覆盖的稳定;同时,它还可使球体在动态中不易翻转,使半球处的接缝始终位于液面上,因此而改善了球体渗漏的现象。但是,由于球体始终漂浮在液面上,球体与液体接触很难避免,因此,球壳的渗漏是不可能杜绝的。一旦球壳渗漏就会下沉而开裂,其内部的金属配重经浸泡后会导致液体导电率的上升,使液体导电率指标超标,从而造成生产和经济上的很大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液面覆盖球开裂后使液体导电指标上升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锥形带翼浮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它具有一个中空状塑料壳体,在该塑料壳体的中部连有一个向外水平伸出的环翼(1),并在塑料壳体中的底部设有配重物,其关键结构是:壳体的上半部(2)呈半球或球冠状,其下半部(3)呈圆锥状,并且上半部与下半部通过一段圆柱段(4)过渡;所述的配重物是与壳体同材料、且与壳体制成一体圆柱体(5)。
通过上述解决方案可以看出,配重物采用了与壳体同材料的塑料材料,即使开裂后也不会引起液体导电率的上升。但是,由于塑料材料没有金属重,故其重心的稳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将浮球的外形改变成上述的锥形形状,形成浮球栽入水中的效果,即可达到稳定重心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是较好地解决了浮球渗漏而引起的液体导电率上升的问题。
下面根据实施例详细说明其结构。
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所述中空状塑料壳体的上半部采用半球状壳体(2),下半部采用圆锥状壳体(3),所述的圆锥状壳体的锥度为65°~80°。所述圆锥状壳体的上部连一段圆柱状壳体(4)用于与半球状壳体的过渡。所述向外水平伸出的环翼(1)和圆柱体配重(5)与下半部壳体一次注塑成型,并且半球状壳体通过螺纹胶合与其连为一体,形成图示中的锥形带翼浮球。所述的塑料壳体可采用聚丙乙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秦生,未经李秦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2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