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金钢带翼轨心轨焊接辙叉无效
| 申请号: | 98232564.9 | 申请日: | 1998-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66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西;车伟;李世彦;张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宝鸡桥梁工厂;铁道部专业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01B7/00 | 分类号: | E01B7/00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凤岐 | 
| 地址: | 721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钢 带翼轨心轨 焊接 辙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铁路道岔上的新结构辙叉。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是本企业在先申请的辙叉心轨为合金钢叉心焊接结构的“合金钢心轨焊接辙叉”专利。这种结构的铁路辙叉由于采用合金钢设计的叉心只是辙叉心的一部分,并不涉及翼轨,所以它只是相对于整体铸造的普通铸钢辙叉而具有改善辙叉局部接触疲劳强度使其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但仍有以下缺点:因辙叉有害空间两侧的翼轨仍用普通铸钢制造,虽然轨头经过表面淬火,可以提高表面硬度,但它的强度指标仍不能和合金钢辙叉心轨部分相一致;使辙叉的寿命周期仍不能达到理想指标。加之翼轨和辙叉心轨在结构设计上是分别制造成独立构件,轮缘槽宽度靠间隔铁用高强螺栓固定,因而辙叉的整体稳定性,特别是横向稳定性也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正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推出一种在辙叉有害空间的一定范围内,采用合金钢翼轨叉心一体式设计而制造的且整体耐疲劳强度趋于一致,使用寿命周期更长,稳定性更理想的合金钢带翼轨心轨焊接辙叉。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它具有间隔铁3、螺栓组件4、叉跟轨5,作为整体结构设计的高强合金钢翼轨叉心8置于两翼轨2之间,翼轨叉心8的前部、中部分别通过螺栓组件4与两翼轨2固定联接。同时以普通钢轨制造,且其轨底侧边焊接为一体的两叉跟轨5分别焊接于翼轨叉心8的尾端,并通过螺栓组件(4)和间隔铁3与翼轨2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列车在运行中,由于车轮对辙叉理论尖端前后的翼轨工作边磨损严重,采用超高强度的合金钢制造的一体式翼轨叉心,可以基本实现整体辙叉等强度,因而提高了辙叉的使用寿命。第二、由于翼轨和叉心是一整体,直接被夹持于外翼轨之间,省去了部分间隔铁,可有效地保证轮缘槽宽度,使辙叉的横向稳定性得到加强,更有利于铁路道岔区间发展超长无缝线路。
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C-C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D-D剖面示意图;
其中:
1-叉心 2-翼轨 3-间隔铁 4、9-螺栓组件
5-叉跟轨 6、7、10-焊缝 8-翼轨叉心
实施例:如图1,自辙叉咽喉开始至心轨的一定宽度断面之间,两翼轨2轨头工作边侧和叉心1组成一体式翼轨叉心8,它包括翼轨和心轨间的轮缘槽及咽喉至理论尖端之间的一段,并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制造,翼轨2的其余部分仍采用普通钢轨制造,它与合金钢翼轨叉心8的配合部分采用现有弯折和机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后,通过高强螺栓组件4固定。两根叉跟轨5的轨底侧边焊接在一起,并仍选用普通钢轨制造,其两端部分别焊接于翼轨叉心8的尾端,以螺栓组件4通过间隔铁3与翼轨2的尾部固定相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宝鸡桥梁工厂;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未经铁道部宝鸡桥梁工厂;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2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