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松多功能打稻机无效
| 申请号: | 98231919.3 | 申请日: | 199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31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益平 |
| 主分类号: | A01F12/56 | 分类号: | A01F12/56;A01F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26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轻松 多功能 打稻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稻、麦脱粒的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谷草自动分离,净谷直接入筐,省力、快速的轻松多功能打稻机。
现在我国广大丘陵、山区普遍使用的还是737型老式人力打稻机,该机笨重,功能单一,使用劳动强度大。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中国专利95223023.3就公开了一种人力多功能轻便打稻机,并有少量产品销往各地,该机由机架、辊筒、谷革分离筛、传动齿轮、脚踏板组成,虽然轻便,整机重34公斤,能够谷草分离,净谷直接入筐,但谷草分离装置耗力大,又是单边受力,易卡机、脱粒速度较慢,对有水田或烂泥田适应性差。若以马达为动力的收割机,虽易解决省力,谷草分离装置问题,但对于田块小的山区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及燃料不够丰富的中国来说,一则使用不方便;二则消耗了能源,提高了农业成本;三则多数农户买不起,用不上,所以很难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轻松方便,谷草自动分离,净谷直接入筐,脱粒快速干净,有水田、烂泥田都适用,省工、省力的多功能打稻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轻松多功能打稻机由机架、谷箱、脚踏板、传动齿轮、辊筒、谷草分离筛、滚刷组成。在机架两侧各安有一个相同的传动齿轮,在该齿轮上装有两根软钢索作为传动连杆与踏杆相连接,传动齿轮的上方与辊筒齿轮相吻合,辊筒的前下方设有一个相应的谷草分离筛,该筛是一个竖格式按一定角度安装在机架上,筛的前面设有一个滚刷,滚刷由多块舌型转板组成,在转板相应的位置上还安有滚刷齿,该滚刷依靠谷粒的重力和击谷惯性力可自动转动,将谷粒送入筐里,刷齿同时将稻草刷入稻草袋。脚踏板与踏杆的连接处下面配有相应的下限缓冲弹簧,上面配有上限缓冲垫板,在垫板上方的机架柱上还设有上限缓冲弹簧。
辊筒上的打稻齿的排例成倒“八”型,作用是使稻把自动散开成扇型,不用手翻滚,就可一次性全部脱粒。齿的装钉一边稍长,另一边稍短,角度一边大,一边小,这样不易使稻草挂断挂脱,且击谷面增加而提高工效。
传动连杆采用两根软钢索,并在一根软钢索的下端还设有弹簧,这样一是省力,二是根据人的高矮可以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起动时,用手往前滚动辊筒,当软钢索提起踏杆升到一定高度,即过园心时,踏杆已升到极限,因软钢索6的力臂较长,此时弹簧及人力同时往下推踏杆,钢索上的弹簧伸长,钢索拉动传动齿轮,当踏杆下降到一定高度时钢索6已不能着力,此时主要靠钢索拉动传动齿轮,弹簧恢复原状,踏杆降到下限时的动能转化为弹簧势能,尔后与钢索同使踏杆上升,这时辊筒已转动起来了,用双手抓住稻把,将稻穗平放于辊筒上,稻把迅速散开,不需翻动就可一次性全部脱粒,谷粒及脱落的草斜落在分离筛上,谷粒过筛自动入筐,而稻草下滑落进草袋。由于两根软钢索和三个弹簧相互配合做工,既省力又快速。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效果:
1、省力:一是采用软钢索代替硬钢条作传动装置,可使传动齿轮上的着力点向齿边靠近,提高了力的输入输出比值;二是踏杆利用了杠杆省力的原理,着力点设在靠中段;三是谷草分离筛没设人力传动装置。所以比老式或中国专利公布的95223023.3人力多功能轻便打稻机便省力。
2、长时间作业也轻松,因传动齿轮较大,踏一脚可使辊筒转5.2圈,比现有打稻机增加1圈,脚踏频率降慢四分之一,可达到相同高速的效果。
3、脱粒快,断草少,打稻齿成倒八型排列,可自动使稻把散开成扇形,不用翻动就可快速全部脱粒,加上打稻齿迎击面较平缓,减少断叶、断穗现象,同时降低了阻力与脱草率。
4、谷草自动分离,采用竖格式具有一定角度的谷草分离筛和滚刷,利用谷、革自身重力和惯性而自动分离。
5、净谷直接入筐(袋),大部分谷粒在滚刷的作用下自动入筐,减少了装筐劳力。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轻松多功能打稻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辊筒上的打稻齿排列展开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谷草分离筛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滚刷侧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益平,未经周益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1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