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软盘播种盘无效
申请号: | 98230474.9 | 申请日: | 199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311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04 |
发明(设计)人: | 伍自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自才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怀化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智泉 |
地址: | 4184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软盘 播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具体说是一种水稻软盘播种的专用工具。
对软盘播种,常见的方法是,把谷种直接播撒在软盘的种穴里,该法对播种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否则常发生部分种穴内的谷粒过多,而部分种穴内又无谷粒的现象,导致育秧不均,出芽不好,用种过量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铺放在软盘上的播种盘,该盘上有与软盘上种穴相对应的孔,通过控制孔的容积,以控制谷粒入种穴的数量,保证软盘种穴出芽的均匀及出芽的质量,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可通过如下方案实施,该播种盘是上下两块组成滑动连接的矩形薄板构成,两板的板面上,对应开有与水稻软板种穴相对应的漏种孔。在上板的周边上,有凸起的边缘。为保证软盘上漏种孔与软盘种穴的对位准确,在下板的底面上,有向下凸出的、且与种穴相配的定位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为上下两层活动板,板面有控制谷粒的漏种孔,因而可适于任何技能的播种人员使用,并能有效地保证谷种入穴的数量,提高了育秧质量,减少制种的用量。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的细节。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软盘播种盘,是由上下两块组成滑动连接的矩形薄板组成。下板[5]是镶装在上板[1]两横向端下面的平槽内,上板的周边上,有向上凸起的边缘[3]。在下板的底面上,有向下凸出的、且与水稻软盘上的种穴相配的定位凸台[4]。在上、下板的板面上,有与水稻软盘上的种穴相对应的漏种孔[2]。为下板的抽拉方便,在下板的纵向端,有一超出下板板厚的台边,构成下板的拉手。
本播种盘的操作是这样的,先将下板[5]稍抽出一点,使上下板面上的漏种孔不相导通,再将本盘铺盖在置于水田中的水稻软盘上,让下板下底面上的定位凸伸进相应的软盘种穴内,此时便可在本盘内播种,播种后,再用手或刮板在上盘面上刮平,让多余的种粒分布在本盘的周边处,推动下板,使上下板的漏种孔相对,上盘漏种孔内的谷种即通过下板上的漏种孔进入软盘的种穴内,提起本盘,便完成一块软盘的播种。由于上板上的漏种孔的容积,是根据每个种穴规定播种量而设定,因能有效地保证播种的用量和软盘的出芽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自才,未经伍自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04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温度热保护器
- 下一篇:液控缓闭蝶阀轴端密封支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