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稻、麦联合收割机无效
申请号: | 98230124.3 | 申请日: | 199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816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高;胡英学;熊启生;曾凡忠;黄宏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收割机联合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D41/00 | 分类号: | A01D4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衡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联合收割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特别是一种改进型稻、麦联合收割机。
中国专利(96234321.8)公开的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采用的是撩穗收割,因此存在着割茬过高影响后续作业的负面效应;另外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机受整体结构配置的限制,采有的是搅龙输送谷粒,其出谷位置较低,谷粒只能用斗接满后再倒入麻袋或谷箩内,在操作此过程时,需要停机操作,从而影响了割禾工效,农民的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型稻、麦联合收割机,其收割时稻草切成了三段,谷粒脱离装袋均一次完成,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高割茬和接谷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改进型稻、麦联合收割机,其行走系统由装在小拖底盘上的柴油机、尾轮总成、一对前驱动轮组成,脱粒机装在小拖底盘上,主割台通过输送槽与脱粒机联接,主割台上设有偏心拨禾轮、分禾器及带有伸缩扒指的割台搅龙,输送槽与主割台上的割台搅龙组成禾穗输送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离心抛掷出谷装置和二次切割装置;离心抛掷出谷装置由谷物导流槽、旋转叶片组成,谷物导流槽装在脱粒机出谷口的一侧,并与脱粒机的出谷口相通,旋转叶片通过支架固定在出谷搅龙伸入谷物导流槽的轴端上,并随出谷搅龙一起旋转;二次切割装置由机架、离合器部装、二次切割动力轴及固定在二次切割动力轴一端的曲柄连杆机构、割台、摇臂机构组成,机架固定在小拖底盘上,离合器部装和二次切割动力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离合器部装可以将小拖底盘上的变速箱输出的动力传递给二次切割动力轴;割台位于主割台的下方,其上的两支杆的上端与二次切割动力轴的两端活接;其中一侧的支杆上固定有提升拐臂,提升拐臂通过钢丝绳与固定在小拖底盘上的操纵机构相连,以实现割台的升降;固定在二次切割动力轴一端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铰连在割台刀梁上的摇臂机构使割台工作。
本机工作时,由拨禾轮将禾穗送到主割台割下,再由主割台搅龙聚集到主割台搅龙有伸缩扒指的部位,然后由伸缩扒指送到输送槽的输送皮带上,输送皮带将禾穗送入脱粒机脱粒,脱粒机内的出谷搅龙将脱粒筛下脱出的谷粒,按一定螺旋推进方向将谷粒汇聚到谷物导流槽下端的汇谷腔内,随出谷搅龙一起旋转的旋转叶片不断将谷粒以较高的速度沿切线方向甩出,被甩出的谷粒沿谷物导流槽的导流方向飞向谷物导流槽上端的出谷口变向下落,并落入扎在出谷口的谷袋内,同时,小拖底盘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部装、二次切割动力轴部装及固定在二次切割动力轴一端的曲柄连杆机构以及摇臂机构使割台工作,以将过高的割茬割下并落入田中。
由于本机采用了二次切割装置,而割茬高度可调,既解决了收割时因割茬过高影响后续作业的问题,满足了农艺要求,又降低了脱粒机的额外动力消耗,使动力消耗分配合理,提供了使用经济性。另外,该机采用离心抛掷出谷装置出谷,可提高工效15-20%,并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谷粒破碎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统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抛掷出谷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次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脱粒机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偏心拨禾轮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收割机联合开发中心,未经衡阳市收割机联合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0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营养液流动性栽培盆
- 下一篇:导苗管式栽植机的栅条式扶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