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吸水膨胀堵漏的防洪水袋无效
| 申请号: | 98229915.X | 申请日: | 1998-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88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祥 |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吸水 膨胀 堵漏 洪水 | ||
本适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洪装置,特别是一种快速吸水膨胀堵漏的防洪装置。
森林破坏,气候异常,洪水泛滥,侵蚀堤岸,管涌决堤,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生产设施形成巨大威协或造成重大损失。一九九八年,中国南北“三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全国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抗洪抢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00亿元人民币。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抗洪堵漏抢险的方法落后,堵漏物资取材于砂石、沙土、编织袋、草编袋、麻袋等,常用草编袋、麻袋、编织袋盛装沙土和/或直接用砂石投河投江堵漏,防止管涌发生,护堤防洪。由草编袋、麻袋、编织袋盛装沙土或用砂石堵漏护堤,需预先从堤外异地备料,并动用大量运输工具转运物料到防洪堤岸,再用机具或手工投料堵漏,耗材耗能耗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简便,运输方便,可由人工和/或机具沉入水下快速吸水膨胀,堵塞渗漏洞穴的堵漏防洪水袋,以水堵漏防洪,减轻运力和堵漏劳动强度,提高堵漏护堤效率,节省耗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由高强度化纤柔性复合材料袋体和超强吸水材料制备而成的快速吸水膨胀堵漏防洪水袋,超强吸水材料填装在高强度化纤柔性复合材料袋体内,袋体与袋内超强吸水材料的体积比为1000∶1~50。袋体上设置渗水带,袋体与渗水带的面积比为10∶1~5。使用时,将快速吸水膨胀堵漏防洪水袋沉入水下渗漏处洞穴,超强吸水材料快速吸水,体积骤然膨胀堵塞孔洞,以水堵漏防洪,及时抢险。
本实用新型以水防洪的原理和使用优点是:超强吸水材料具有快速吸水,膨胀数十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特性。快速吸水膨胀堵漏防洪水袋被沉入水下渗漏处洞穴,袋体周围的水由袋体上的渗水带进入袋体内被吸水材料吸收,体积骤然膨胀充盈袋体,快速堵塞孔洞,提高堵漏护堤效率,赢得抗洪抢险宝贵时间,实现以水堵漏防洪治洪,省钱、省物、省劳、省时,效益显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中,1为超高强度化纤织物柔性复合材料袋体,2为袋体上的渗水带,3为袋体内填装的超强吸水材料。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和具体结构为;用超高强度化纤织物柔性复合材料粘结缝合成袋体1,袋体上设置渗水带2,袋体内填装超强吸水材料3,袋体1与袋体上渗水带2的面积比为10∶1~5(最佳实施例为10∶3)、与袋内超强吸水材料3的体积比为1000∶1~50,(最佳实施例为1000∶30)。袋体1可根据洪水侵蚀江岸造成渗漏洞穴或渗漏区的各种形状需要粘结缝合成多种形状规格。使用时,将快速吸水膨胀堵漏防洪水袋沉入水下渗漏处洞穴或渗漏区,袋体周围的水由袋体上的渗水带进入袋体内被吸水材料吸收,体积骤然膨胀充盈袋体,快速堵塞孔洞,从而实现以水堵漏防洪,及时抢险。
本实用新型材料易得,加工简便,可在防洪间隙批量加工成适合不同防洪现场需要的多种规格。汛期洪水到来,按防洪堵漏护堤的需要,将本实用新型运往防洪抢险现场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祥,未经刘福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9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机电一体式自动起动装置
- 下一篇:微电脑程序控制路灯节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