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挤出机无效
| 申请号: | 98229061.6 | 申请日: | 1998-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77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良;张汝琴;赵力;杨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成都) | 
| 主分类号: | B29C47/38 | 分类号: | B29C47/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挤出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螺杆挤出机,尤其是用于把处于真空环境中的硅橡胶输送至常压下的容器中的螺杆挤出机。
普通的螺杆挤出机,参照杨顺根、白仲元主编的《橡胶工业手册》修订版第九分册(上册)·橡胶机械的第五章《螺杆挤出机及附属机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159~279页)所述,其进料口设置于靠近螺杆尾部的一端,出料口设置于螺杆顶部的一端。胶料从进料口加入,随着螺杆的转动,走向出料口。
在硅橡胶的生产中,反应制得的硅橡胶生胶处于真空环境的容器中,通常采用螺杆挤出机把它输送到常压下的包装容器中。真空容器中的生胶只能靠自重流入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口。由于进料端处于高真空环境下,但又靠近螺杆的尾部,因此如果螺杆尾部的密封不十分严密,有少量空气从螺杆与机筒之间的缝隙漏入,空气就会托住进料口的生胶,生胶就无法顺利地进入螺杆,也就无法顺利地挤出。所以此时螺杆尾部与机筒之间需要严格的密封,而转动的螺杆和机筒的密封是一种动密封,即使采用各种复杂的密封装置,这种动态密封的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而且密封材料总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在这个部位更换密封材料又很复杂,这就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新型螺杆挤出机来解决硅橡胶生胶挤出时由于密封问题而造成的挤出困难。这种设备本身或与其它设备配套就能提供最佳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难题的解决方案是:把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口设置于靠近螺杆顶部的一端,出料口设置于靠近螺杆尾部的一端,胶料随着螺杆的转动由进料口走向出料口。
采用这种结构的螺杆挤出机挤出硅橡胶生胶,在出料口附近的生胶所处的压力已从进料端的真空状态上升至该处的常压状态,即使有空气从螺杆尾部与机筒之间的缝隙进入,也不影响硅橡胶的挤出。因此螺杆尾部与机筒之间的密封变得无关紧要了。在用于硅橡胶挤出时,只需在进料口与真空容器之间采取简单的静态密封。而这种静态的密封很容易实现。因此这种结构的螺杆挤出机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漏气造成的出料困难的问题。
这种结构的螺杆挤出机可把任何处于真空环境中的物料输送至常压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挤出机的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挤出机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所示的螺杆挤出机为卧式的螺杆挤出机。其进料口1设置于螺杆顶部4,出料口3设置于靠近螺杆尾部5一端,物料从位于真空环境下的容器中进入进料口1,随着螺杆2的转动,物料从进料口1移向出料口3。
对于生产能力大于500t/a的生产线上,为使更大量的生胶能顺利地进入螺杆,则采用立式的螺杆挤出机,其结构示意图见图3。其进料口1设置于螺杆顶部4,出料口3设置于靠近螺杆尾部5一端,物料从位于真空环境下的容器中进入进料口1,随着螺杆2的转动,物料从进料口1往下移向出料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成都),未经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成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9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