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曝气式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228894.8 | 申请日: | 1998-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88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李国龙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世权 |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曝气式 污水处理 装置 | ||
在氧化沟污本处理工艺中,系在连续的环形曝气池中定位设置曝气设备,回流活性污泥设备以及液下搅拌设备来对曝气池中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以满足环保对污水排放水质的要求。这种定位设置曝气设备的缺点是在设备附近动力密度较高,传氧效率好,在距设备远的地方传氧效率就差得多。使得氧化沟容积大、污水在氧化沟内停留时间长,导致工程造价大、污水处理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的氧化沟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造价低、功效高的旋转曝气式污水处理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旋转曝气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曝气设备、回流活性污泥设备以及液下搅拌设备,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还设有一旋转桁架,所述的上述各设备安装在旋转桁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氧化沟对应于本装置设置成具有功能分区的圆环形曝气池,旋转桁架在动力的驱动下旋转运动,带动设在桁架上的曝气设备、回流活性污泥设备以及液下搅拌设备旋转运行,对池中的待处理污水进行连续地推流曝气、回流活性污泥和回流混合液的处理,使污水在氧化沟内的工况得以改善,缩短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实现提高工效、减小氧化沟的容积,降低设备造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保留了现有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点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氧气传递效率和氧气在好氧段池部的均匀分布,改善了污水在氧化沟内的工况,在保证排放水质的情况下,可缩短污水的停留时间;就同样的污水处理能力而言,可减小氧化沟的容积,从而减少占地面积,使整个污水处理工程的造价降低。可广泛用于氧化沟污水处理。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参见图1、图2,为便于叙述起见,图中以双点划线的形成给出了对应于本旋转曝气装置的圆环形曝光池的结构形式。旋转桁架1由中心圆盘2、沿中心圆盘2的径向对称布置的四根悬臂31和设置在悬臂外端部的驱动机构27所构成。其中,悬臂的数量可根据设计规模的大小决定,驱动机构可置于1~2条悬臂的末端。驱动机构可由电机15、固接在电机转轴上的齿轮28和对应设在曝气池隔墙30上的圆环形齿条轨29所构成。安装在悬臂上的曝气设备3可以是常规的曝气盘、曝气转刷、射流曝气器等。曝气设备在悬臂的安装位置与曝气池的好氧段21相对。回流活性污泥的设备4可以是常规的液下污水泵、管道泵和污水泵等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由提升泵12、吸水管13、压水管14构成。液下搅拌设备5为常规的液下搅拌器,伸在池子的缺氧段区间17的近底部处,通过固定架16安装在桁架悬臂上。
可在旋转桁架的悬臂的下方设置滚轮19,由滚轮来支承悬臂于池子的隔墙23上,可减小对悬臂的强度要求。
在隔墙23的对应于滚轮的运行轨迹上设置导轨24,使滚轮在导轨上运行,以改善装置的运行状况。
曝气设备3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是自吸式射流曝气设备。它由吸水管6、提升泵7、配水干管8、配水支管9、自吸式射流曝气器10和气液导流管11所构成。所述的悬臂由配水于管8兼任构成。
尚可在桁架上设置虹吸排泥管路26。使本装置增具排泥功能。也可在曝气池的缺氧段17和好氧段21之间的隔墙上33再设液下搅拌设备18,以增强液下拌搅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李国龙,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李国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8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粉位测量装置
- 下一篇:内燃机车油箱油量检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