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成液体燃料灶具无效
| 申请号: | 98228577.9 | 申请日: | 1998-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79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朝华 |
| 主分类号: | F24C5/02 | 分类号: | F24C5/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德鉴 |
| 地址: | 40004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液体燃料 灶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宜家用的以合成液体为燃料的灶具。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灶具,炉头内的长明火孔和燃烧火孔所产生的长明火和燃烧火是共用一个汽化室,如果将火调大,在汽化室里没有完全气化的燃料会从炉头内的长明火孔中渗出,易造成火灾隐患;再则灶具控制阀的阀芯采用通孔结构,因燃料的反复加温,温度升高,控制阀受热易变形而产生燃料泄漏,安全性差。在中国专利文献F24C5/12类上,一种液体燃料炉(灶)燃烧器,内套安装在燃烧器的内侧,汽化盘管装在内套内侧的空孔处,在炉头内只有一个汽化室,仍不能解决燃料从长明火孔中渗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液体燃料灶具,在炉头内采用燃烧火汽化室和长明火汽化室,使燃料不致从炉头下端的长明火孔中渗出;而且控制阀采用一进二出三个孔全封闭结构,控制阀不易变形,使该灶具炉头火力协调稳定。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具体方案是:合成液体燃料灶具包括三角灶架、灶面、燃料箱、螺旋盘管支管、燃烧火汽化室、炉头、螺旋盘管、保温夹层、燃烧火进风管、燃烧火燃料输送管、液位计、控制阀、热燃料输送管、长明火进风管、长明火燃料输送管、预热燃烧盘、长明火汽化室、燃料注入口、压力表、电子点火器、预热燃料开关。结构上燃烧火汽化室和长明火汽化室均呈环形,一上一下设置在炉头内,互不相通。控制阀采用一进二出的三个孔及全封闭结构。
控制阀的阀芯上有一进二出的三个孔:其上端是进孔呈长月牙槽形状;中部是出孔呈小月牙槽形状;底端是出孔为圆形通孔。控制阀阀盖的锥度孔与阀杆上端的锥度盘配合形成全封闭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合成液体燃料灶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合成液体燃料灶具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合成液体燃料灶具控制阀的A-A剖视图。
在图1、2、3中:
1.三角灶架、2.灶面、3.燃料箱、4.螺旋盘管支管、5.燃烧火汽化室、6.炉头、7.螺旋盘管、8.保温夹层、9.燃烧火进风管、10.燃烧火燃料输送管、11.液位计、12.控制阀、13.热燃料输送管、14.长明火进风管、15长明火燃料输送管、16.预热燃烧盘、17.长明火汽化室、18.燃料注入口、19.压力表、20.电子点火器、21.预热燃料开关、22.阀体、23.阀盖、24.阀芯、25.旋钮、26.阀杆、27.限位块、28.弹簧、29.密封垫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点:
由图1、2可知,合成液体燃料灶具的结构包括三角灶架1、灶面2、燃料箱3、螺旋盘管支管4、燃烧火汽化室5、炉头6、螺旋盘管7、保温夹层8、燃烧火进风管9、燃烧火燃料输送管10、液位计11、控制阀12、热燃料输送管13、长明火进风管14、长明火燃料输送管15、预热燃烧盘16、长明火汽化室17、燃料注入口18、压力表19、电子点火器20、预热燃料开关21。
三角灶架1活动的设置在灶面2的环形槽上。灶面2用不锈钢板制作呈圆形即为壳体,在其右边圆周上亦用不锈钢板作操作台面并与灶面2连接合为一体。灶面2的中间是通孔,以便置装炉头6。控制阀12、压力表19、电子点火器20、预热燃料开关21均置装在操作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朝华,未经杨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8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