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式烟气净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228147.1 | 申请日: | 199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185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尹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光中 |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烟气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涉及一种净化处理各类锅炉烟囱及冶炼炉烟囱所排放的废气的净化装置,属于烟囱废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目前,现有技术中烟囱废烟气净化处理,一般普遍采用静电处理的方法,这些静电处理废气的方法,只能将废气中所含的粉尘排放量减少,而不能降低或除却废气中的硫等有害物质,因此其废气净化处理效果比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除尘又能除硫及除烟的循环式烟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由废气回收罐(1)、引风机(2)、废气处理器(3)、净化仓(4)、石灰池(5)、循环泵(6)组成,废气回收罐(1)通过管道与引风机(2)连接,引风机(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废气处理器(3)连接,废气处理器(3)通过管道与净化仓(4)中的喇叭形出气筒(7)连接,石灰池(5)放置于净化仓(4)的出口下方,在净化仓(4)的出口上装有阀门(8),循环泵(6)装在净化仓(4)的余水管道(9)上,在废气回收罐(1)中有水冷却室(10),在水冷却室(10)中装有通气管道(11),在废气回收罐(1)上有与水冷却室(10)相通的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在废气处理器(3)中装有电热丝(14)和催化剂(15),在净化仓(4)中的上方装有喷淋水管(16)、在其中部有吸附层(17),在净化仓(4)上端的排气口中装有带有电热丝的废气净化器(18)和在其排气口上装有与废气回收罐连接的尾气二次净化循环管(19),在废气回收罐(1)的前端有与烟囱连接的进气管(2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具有除尘的功能,而且还具有除硫及除烟的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降低烟囱的高度,它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占地面积小、省电、省水、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使用时,先在被处理的烟囱(21)的中下部位置处开一个抽气孔(22)和在抽气孔(22)的对面略上方处出开一个减压孔(23),将进气管(20)连接在抽气孔(22)上,并将水源分别接到进水管(12)、喷淋水管(16)上,并在石灰池(5)中加适量石灰即可。当烟囱(21)中有烟气时,其烟气被引风机(2)吸入到废气回收罐(1)中,并通过水冷却室(10)中的通气管道(11),烟气被冷却降温后通过引风机(1)进入废气处理器(3),经废气处理器(3)中的电热丝(14)加热后通过催化剂(15)后,其烟气中的硫烟转换为易于溶于水或石灰浆的三氧化硫,其三氧化硫通过喇叭形出气筒(7)溶于净化仓(4)里的水中(使用时应将喇叭形出气筒(7)的端口浸入水中),剩余烟气通过吸附层(17)和带有电热丝的废气净化器(18)后再通过排气口上的尾气二次净化循环管(19)再进入废气回收罐中进行第二次循环,其中有少部分经处理后的烟气通过净化仓(4)的排气口排入大气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废气回收罐(1)可采用金属板材制作,引风机(2)、循环泵(6)均采用市场上出售的成品,将废气回收罐(1)通过管道与引风机(2)连接,将引风机(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废气处理器(3)连接,废气处理器(3)通过管道与净化仓(4)中的喇叭形出气筒(7)连接,将石灰池(5)放置于净化仓(4)的出口下方,在净化仓(4)的出口上装上阀门(8),将循环泵(6)装在净化仓(4)的余水管道(9)上,在废气回收罐(1)中制作一个能够装水的水冷却室(10),并在水冷却室(10)中装上数十根通气管道(11),在废气回收罐(1)上安装上与水冷却室(10)相通的进水管(12)和出水管(13),在废气处理器(3)中装上电热丝(14)和催化剂(15),可采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15),在净化仓(4)中的上方装上喷淋水管(16)、在其中部用活性碳作为吸附层(17),在净化仓(4)上端的排气口中装上带有电热丝的废气净化器(18)和在其排气口上装上与废气回收罐连接的尾气二次净化循环管(19),在废气回收罐(1)的前端安装一个能与烟囱连接的进气管( 20)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光中,未经尹光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8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