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吸附双座密封座阀无效
| 申请号: | 98228106.4 | 申请日: | 199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08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崇刚 |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冯忠亮 |
| 地址: | 61009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 吸附 双座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与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有关,尤其与密封座阀有关。
已有的密封座阀的阀杆带动阀瓣和阀芯一次关闭阀门,由于分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刚性微粒,在刚性阀芯的关闭过程中,冲击力大,微粒给阀芯造成很大磨损,使座阀使用寿命短,密封性能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冲击力小,密封性能好的变压吸附双座密封座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变压吸附双座密封座阀包括驱动头,阀瓣,阀芯,阀瓣2与环形软密封阀芯3连接,阀芯3与阀座上的密封圈6密封配合,阀瓣轴7与套于其上的活动阀芯4动配合,阀芯4位于阀芯3内与密封圈6密封配合,阀瓣2与阀芯4之间有弹簧5,阀瓣轴7上有挡块8。
本实用新型阀瓣轴7上有槽9,槽9内有密封圈10。
本实用新型阀芯3的外圈有法兰与连接套11的内法兰配合,连接套11内圈与阀瓣2外园柱面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已有技术只使用一个阀芯,用硬阀芯密封性能差,冲击噪声大,不能满足变压吸附装置对阀门的要求,而用软密封阀芯,虽然能解决密封性能的要求,但是不能承受高速冲击,介质冲刷,致使软密封圈变形加快。现有技术两种选择的结果匀不能满足变压吸附装置对程控阀高可靠性,高密封性,高寿命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突出表现在用硬阀芯来承受冲击、冲涮、实现软密封的缓冲,用软密封材料优良的密封性能来实现最终密封,从而去掉已有两种阀芯各自的缺点,又利用了两种阀芯各自的优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冲击力小,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如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阀盖12与支架13连接,驱动头1位于支架上。阀盖与阀杆14之间有填料15、压益16。阀杆14通过对开卡环17和紧固螺母18与阀瓣2连接,有止退垫圈19。阀瓣2通过与其螺纹连接的连接套11与阀芯4连接。阀瓣轴7与阀芯4动配合,有挡块螺母8。阀芯4位于阀芯3内,两者之间有间隙。阀芯3由高分子材料或四氟塑料或橡胶等软性材料制成。阀芯4和密封圈6由不锈钢制成。密封圈6焊接于阀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使用一个活动的较硬的由弹簧5加压的阀芯4和一个固定在阀瓣2上的较软的阀芯3组成两级关闭、开启阀芯组。当阀门关闭时,阀芯组在驱动头1的推动下,迅速接近阀座密封圈6,而活动阀芯4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阀芯4是伸出的,所以它首先接触阀座密封面,切断气体介质,达到预关闭,在驱动头1的继续作用下,弹簧5被压缩,固定在阀瓣3上的软密封圈4与阀座密封面接触,这个过程就减轻了软密封圈与阀座的冲击,并产生密封所需要的压力,最终达到严密密封(无泄漏)。当阀门需要开启时,驱动头1提起阀瓣2,因软密封阀芯3是固定在阀瓣2上的,所以软密封首先离开密封面,而这时的硬密封阀芯4在弹簧压缩力的作用下,还紧紧作用在阀座密封面上,由于没有介质流动,软密封阀芯3不被冲涮。当阀瓣2离开一定的高度后,活动阀芯才离开阀座密封面,气体介质才大量通过阀门,阀门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崇刚,未经张崇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8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扒渣机
- 下一篇: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排气净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