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24815.6 | 申请日: | 199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85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松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松富 |
| 主分类号: | H05B41/26 | 分类号: | H05B41/26 |
| 代理公司: | 嘉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志良 |
| 地址: | 314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荧光灯 镇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灯镇流器的结构。
荧光灯镇流器有铁芯镇流器和电子镇流器两类。铁芯镇流器需与启辉器配合使用,由于启辉器必须有足够的电压才能正常工作,因而对电源电压的要求较高,一般需高于190伏,灯管方能点燃,电子镇流器则会产生高频电磁辐射,干扰其它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铁芯镇流器的改进结构,不必使用启辉器,即能点燃荧光灯。
这种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包括铁芯、镇流线圈、次级线圈、整流元件、继电器及由充电电阻、充电电容和三极管组成的延时开关元件。继电器的控制线圈接在延时开关元件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上,继电器控制线圈和三极管再通过整流元件接到次级线圈上,充电电阻与充电电容相串联,三极管的基极与充电电容的正极相联。
这种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使用时,将镇流线圈、荧光灯的一个灯丝、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及荧光灯的另一个灯丝依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打开电源开关,荧光灯的两灯丝通电预热,同时次级线圈上有一电压输出,经整流元件整流后加到继电器控制线圈和三极管上,因充电电容充电,经一定时间延时后,电容上有足够的电压,三极管导通,继电器控制线圈内有电流通过,继电器动作,常闭触点断开,荧光灯的两灯丝间得到一高压脉冲,使荧光灯点亮。荧光灯点亮后,次级线圈上保持有电压输出,继电器保持在吸合状态。
这种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将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入荧光灯电路内,代替启辉器的作用,继电器的工作比较稳定可靠,并且由于使用了充电电容充电延时,当电源电压较低时,电容充电时间延长,继电器仍能正常工作,而且荧光灯管灯丝的预热时间延长,有利于灯管的点燃。因此,使用这种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启辉性能好,电源电压在150~250伏之间时皆能一次点燃。所有的元件,包括继电器,皆可一起装入一个外壳内,省去了外接的启辉器和启辉器座,提高了接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1为这种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的原理图;
附图2为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的另一种原理图。
如图1所示。这种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包括铁芯2、镇流线圈1、次级线圈3、整流元件4、继电器5和延时开关元件6。镇流线圈1和次级线圈3绕在铁芯2上,整流元件包括二极管D1和滤波电容C1。继电器5的控制线圈J串联在三极管BG的集电极电路中,当然此控制线圈也可以串联在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路中。开关元件包括三极管BG、充电电阻R1和充电电容C2。R1与C2相串联,BG的基极与充电电容C2的正极相联。镇流线圈1与荧光灯7的一根灯丝、继电器的常闭触点J1及荧光灯的另一根灯丝依次相串联后再与电源相接。打开电源后,荧光灯的两灯丝通电预热,同时,C2开始充电,当C2充电到足够高时三极管BG导通,继电器控制线圈中有电流通过,继电器吸合,常闭触点J1断开,使荧光灯管两灯丝间瞬时得到一高压,灯管点亮。由此可知,这种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点亮荧光灯管的原理与使用启辉器的铁芯镇流器相同,灯管的灯丝是经过预热的,有利于延长灯管的寿命。而且,在电压较低时,由于充电时间延长,灯丝预热时间也就跟着延长,预热充分,有利于灯管的启辉。
如图2所示,这种一体化荧光灯镇流器中,继电器一般有两组常闭触点和两组常开触点,两组常闭触点J1、J3可以并联使用,以使继电器触点的实际通过的电流远小于它的额定电流,保证其可靠地工作。继电器的一组常开触点J4可跨接在继电器控制线圈下端与地之间,用来使继电器在吸合后自锁,另一组常开触点J2跨接在充电电容C2的正极与地之间,用来为电容C2在三极管BG导通、继电器吸合后提供放电通路,使其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并使BG停止工作。继电器线圈J上还可以并联一个二极管D2,为继电器线圈J提供放电通路。整流元件4中的稳压管则是为了使提供给继电器的电压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松富,未经徐松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4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