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口扳手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8224712.5 | 申请日: | 199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369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呈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呈嘉 |
主分类号: | B25B13/08 | 分类号: | B25B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扳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是一种有刚性夹爪的扳手。
现有的开口扳手,如图1所示,开口扳口10具有长条状的扳身11,其两侧设有夹口12,夹口12上设有若干圆凸状的夹齿13,夹齿13和夹齿13间设有同等距离的节距14,此种结构针对旋动、松卸各式大小螺母20而设(如图2),其使用上,主要是将开口板手10的夹口12套置在螺母20,使夹口12上的圆凸状夹齿13夹住螺母20的周边,随之利用板身11施力以旋动、松卸螺母20。上述结构虽设有夹齿13以供夹设螺母20,但夹齿13呈圆凸状形式且夹齿13的大小和夹齿13间节距14均相等,在夹设螺母20时,常只能夹住螺母20的周边两点21、22,夹齿13和螺母20间仍存有间隙,无法完全密贴,其整体在旋动、松卸螺母20时,不仅转动使用效率差,且夹齿13一直磨动螺母20周边两点21、22,极易损坏螺母2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开口扳手新结构,它能确实、有效的夹住各式螺母,可充分发挥其效能,并可避免损坏螺母。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夹口上的夹齿是由大而小逐次排列,其夹齿和夹齿间的节距设由大而小逐次递减的不同距离。
夹口也可设以由小而大相反形式的开口;夹口处上、下可由两夹片结合而成或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设变化的夹齿和节距,增大其和螺母接触面积,且无间隙,可稳固密合夹持螺母,其使用效率高,且能有效避免螺母遭损坏。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传统结构轴测图。
图2是传统结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口扳手新结构轴测图。
图4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夹口形式俯视图。
参照图3、4,开口扳手新结构主要是在扳身30的两端尖口处设以呈斜状夹口32,其上设有尖齿状夹齿32,尖齿状夹齿32是由大而小逐次排列在斜状夹口31上,夹齿32和夹齿32间的节距33也设以由大而小逐次递减的不同距离。此外,夹口处可由两片以高周波、焊接或销接等方式结合也可一体成型。在使用上,原则上和传统开口扳手10的用法相同,其不同处夹齿32和节距33是渐变的,在夹住螺母40时,可完全、确实的夹住螺母40的两角41、42及其周边面43,而不是如传统开口扳手10一般只夹住螺母周边的两点21、2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夹齿32和螺母40间不仅接触面积大,且其间不存在间隙,可稳固、密合的夹住螺母40,且整体在旋动、松卸螺母40时,可紧密带动螺母40转动,其使用效率将能有效避免螺母40无谓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夹口31另可设以相反的开口50形式,如图5,可按搭配使用上需要,在夹设较大螺母40时,考虑开口扳手所能承受较佳强度问题,而选用此类相反设计的开口扳手,使操作上更为便捷,旋动、松卸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呈嘉,未经陈呈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4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组成封闭式围栏的单元体
- 下一篇:裁布机刀片自动磨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