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机动车用后雾灯无效
申请号: | 98222421.4 | 申请日: | 199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470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武;杨云生;马明儒;许泽民;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红黄绿专用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F21Q1/00 | 分类号: | F21Q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机动车 雾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用灯,属于电光源技术领域。
现有的机动车用后雾灯,都是采用白炽灯泡,它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其工作温度在2400-3000K之间,受热膨胀影响,螺旋丝间易短路,导致电阻减小、电流增大而断丝;(2)机动车在行驶中的颠波震动及发动机运行导致的机械谐振也易导致灯泡断丝;(3)功耗大、光效低,功在21-23W,光效仅为40%;(4)对雾的穿透能力低,在低能见度的气象条件下,可视距离仅为100m左右;(5)灯丝冷态与热态阻值相差较大,冷态下阻值小而初始电流大,易造成断丝。目前进口机动车在某些部位上,如后位置灯采用了LED发光二极管,但其光强较低,仅可用作近距离示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功耗、高照度、长寿命、强穿雾能力、远可视距离的新型机动车用后雾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新型机动车用后雾灯,由光源板、配光罩和后盖组成,由LED单芯片发光二极管组成的阵列光源安装在光源板上,光源板安装在后盖上,内腔为柱体切面配光条透镜的配光罩罩在光源板上,光源板、配光罩和后盖组装成一体,光源板和配光罩之间、光源板和后盖之间分别装有密封圈。
样品试验表明,这种固体冷光源工作寿命长,正常使用条件为105小时,节约能源,功耗不大于6W,光斑均匀,照度高,透雾能力强,可视距离远,可达300m,示宽为10m。
以下为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三维透视图。
其中,1.后盖,2.光源板,3.配光罩,4.密封圈,5.发光二极管,6.柱体切面配光条透镜,7.螺丝,8.螺丝孔,9.螺母,10.垫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所示,由108只LED单芯片发光二极管5组成的阵列光源安装在光源板2上,光源板2安装在后盖1上,由中部10条、左右各2条柱体切面配光条透镜6组成内腔的配光罩3罩在光源板2上,光源板2、配光罩3和后盖1组装成一体,光源板2和配光罩3之间、光源板2和后盖1之间分别装有密封圈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红黄绿专用器材厂,未经山东省红黄绿专用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24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