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流式铝型管散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20999.1 | 申请日: | 199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51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常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常宝 |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对流 式铝型管 散热器 | ||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对流式铝型管散热器”(以下简称:“散热器”)是对流行的铝型管散热器的技术改进。
近几年来,各种型式的铝型管尤其是外肋铝型管散热器陆续面世,以其成型工艺简捷、焊接性能良好、散热面积较大、机械性能刚韧相兼、以及表面光泽美观等综合性优点,而挤身于我国工民建筑的采暖系统中。
然而上述铝型管散热器的结构形式,还不足以构成散热器体内热流体与体外受热空气的明显的对流特征;由于散热量较小,是导致工程造价较高的主要原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构成散热器体内水(汽)热流体与体外受热空气的对流状态,以提高其散热能量和金属热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性的结构特征是:由数只同一结构的立柱并列联结于二只横水管之间,立柱的轴心部是水(汽)管,在水(汽)管的前后侧各制有散热板,在水(汽)管的左右侧各制有连接前后散热板的侧肋板,从而由水(汽)管的外壁面、前后散热板的内侧面、左右侧肋板的相向面构成供受热空气流动的空腔(简称:对流空腔)。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说明书有附图6幅,图1是“散热器”的前视图和局部剖视(兼作说明书摘要附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图4是图1的A-A剖面图的又一表现形式,图5图6是图1的B-B剖面图与图3有所区别的表现形式。图中序号所表示的部件或部位分别是:1.立柱,2.水(汽)管,3.前后散热板,4左右侧肋板,5.前后连接板,6.对流空腔,7.横管,8.水汽管2上下端口处的连接短管,9.搭接空腔。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结构特点。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系由数只同一结构的立柱1并列联结于二只平行对称的横管7之间。由图2、图3可见立柱1的轴心部是水(汽)管2,水(汽)管2的前后侧各制有散热板3;在水(汽)管2的左右侧各制有肋板4、连接前后散热板3,从而由水(汽)管2的外壁面、散热板3的内侧面、左右侧肋板4的相向面构成供受热空气自下而上流动的空腔6(简称:对流空腔)。
为适当扩大对流空腔6的截面积,在水(汽)管2的前后侧可各制有连接肋板5、由连接肋板5连接前后散热板3,其结构形式如图4结合图5所示。
为加快受热空气流动的速度,如图6所示,散热板3的横截面呈对称的曲线状或局部曲线状,以缩短侧肋板4的截面长度,使散热板3和侧肋板4所围成的截面形状与水(汽)管2的截面形状趋向相似。为增加散热量,在散热器板3的外侧壁面上各制有与立柱1的轴线相平行的若干小肋片(附图中未予显示)。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数只立柱并列于二只横管7之间,相邻立柱的前后散热板相互搭接或接近塔接,从而由相邻立柱的前后散热板3和侧肋板4构成供受热空气自下而上流动的数只空腔9(简称:搭接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制造可选择以下工艺:立柱1的水(汽)管2、左右侧肋板4、散热板3及散热板外侧壁面的小肋片等,均平行于轴线,从而可用铝合金一次挤压成型;在水(汽)管2上下端口处各制有一小段连接管8,在上下横管7的相向侧面各制有数只(数量与立柱数量相同)与连接短管8相吻合的通孔、并且与连接短管8一一对应焊接。
横管7可以是圆管或者方管或异形管,横管7的外壁面可制有与横管7的轴线相平行的散热肋片。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优点是:当水(汽)管内热流体自上而下流动时,受热空气则沿对流空腔6及搭接空腔9自下而上流动,形成明显的对流状态,从而加快了自然对流的速度,增强了散热能量,即相对降低了工程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常宝,未经高常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0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