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伪瓶盖无效
申请号: | 98220730.1 | 申请日: | 199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3253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佐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佐功 |
主分类号: | B65D47/02 | 分类号: | B65D47/02 |
代理公司: | 潍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祥仁 |
地址: | 262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瓶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瓶子的封口件技术领域。
现有的防伪瓶塞或瓶盖,如专利号为96216368.6的“一种防伪瓶塞”,其由同一模具生产的产品只适用于瓶口直径严格一致的一批瓶子,如果瓶口的直径稍有不同很容易出现密不严现象,造成漏液。而且封口时均采用自然压紧方式,灌装后瓶内气体产生的压力会使瓶盖松动,甚至出现跳盖现象。现有防伪瓶盖的另一不足是防伪不够彻底,容易从瓶口内取出,如专利号为96227147.0的“防伪瓶盖”不仅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而且难于开启,造成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瓶口范围广、密封效果好、防伪性能强的防伪瓶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一个瓶内塞和一个圆筒形下盖体,其结构特点是在下盖体的上端内侧加工有一圈棘齿,棘齿下面还有一圈与下盖体连为一体的挡环,挡环上面装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棘爪螺母,棘爪螺母上带有与上述棘齿相配合的棘爪,构成一单向止推机构。瓶内塞套装在下部呈喇叭状的膨胀出液管上,膨胀出液管通过其中部的外螺纹安装在棘爪螺母内。膨胀出液管的上端密封,其上部带有一圈凹槽切口。
本实用新型还在下盖体上连接有上盖体。
与现有防伪瓶盖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出液管下端的膨胀作用,使瓶内塞向外扩张,并由棘爪螺母背紧,从而可大大增强密封效果;二是同一模具生产的产品可允许瓶口直径有一定范围的变化,适应瓶口范围广,从而可节省模具费用;三是由于具有棘轮棘爪机构,使瓶内塞扩张后不能收缩,应用后瓶盖无法从瓶口取下,而且开启时将出液管上部破坏性扭下,因而防伪性能好;四是结构简单,开启容易,出液流畅,安装无需附助工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纵剖视图;
图2是棘爪螺母的俯视图。
在附图给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下盖体1、膨胀出液管2、瓶内塞3、棘爪螺母4以及上盖体5构成,上述五个零件均由塑料制作。在圆筒形下盖体1的上端内侧加工有一圆棘齿6,棘齿6下面有一圈由下盖体1向内延伸形成的挡环8,挡环8上面装有一个带有内螺纹的棘爪螺母4,棘爪螺母4的周边带有一圈具有足够弹性和强度的棘爪11,与下盖体1上的棘齿6共同构成棘轮棘爪机构。瓶内塞3套装在膨胀出液管2上,其外侧带有密封翅9,上端带有外翻边。膨胀出液管2的下部呈喇叭状,上端密封,上部带有一圈凹槽切口7,中部带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安装在棘爪螺母4内。上盖体5可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下盖体1上端,既增加一道防伪,又增加美观效果。当然,上盖体5也可直接安装在膨胀出液管2的上部,开启时通过它将出液管上部掰下。在下盖体1下部内侧还可加工有倒刺10,以配合瓶口有凸台的瓶子,开启后使下盖体1更难取下,进一步增加防伪效果。
组装时,先将棘轮螺母4放置在下盖体1的挡环8上面,将瓶内塞3套在膨胀出液管2上,出液管2自下向上穿过棘爪螺母4并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然后将上盖体5与下盖体1对口焊接即可。使用时,将瓶内塞3及出液管2下部按压在瓶口内,内塞3上端外翻边压在瓶口上端,旋转下盖体1,通过棘齿带动棘爪螺母4旋转,将膨胀出液管2向上提起,出液管2的下部将内塞3向外胀紧,实现密封和防伪效果。当将下盖体1向相反方向转动时,棘齿6无法带动棘轮螺母4旋转,不会影响内塞3的膨胀效果。开启时,先将上盖体1掰下,然后将出液管2上部由凹槽切口7掰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佐功,未经李佐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0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供电系统磁性可变模拟图板
- 下一篇:车辆新型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