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加强型逆气流排汗鞋无效
| 申请号: | 98219336.X | 申请日: | 199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26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虎 |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4036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加强型 气流 排汗 | ||
所属领域鞋类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生产的排汗鞋主要的排气结构均在鞋底上,其中最先进的是以横向气流排汗换气的,即排汗孔在鞋的左右两侧,具体结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人体向前运动时鞋底的主要弯曲方向是纵向弯曲,由于这种排汗鞋的排汗孔在鞋的左右两侧,因此鞋垫支柱也是横向排列以构成气道,这种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鞋底经常发生断底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98%的运动方向是向前运动,因为我们很难发现有经常横行或倒着走的人,这就意味着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老式排汗鞋的排汗量,将不会随着人体运动量的加大会有明显改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足弓部有密集的血管神经系统。
——摘自《生理卫生》
实用新型的目的:
改变现有排汗鞋的被动排汗方式,使排汗量能随人体的运动量的增加而加大,更有效更合理地排汗,改变普通排汗鞋经常发生断底的这种由设计缺陷导致的不良后果。技术方案:
新型加强型逆气流排汗鞋的主要排汗结构由鞋底和鞋垫组成,说明书附图3、附图4所示的为鞋底结构,附图5所示为鞋垫结构,鞋底上的进气孔、排气孔设计在鞋底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进气孔、排气孔均为8-12个,在附图3、附图4中,1所示为排气孔,2为进气孔、3为长条型鞋垫支柱、4为气道、5所示为鞋底的前侧面。这种设计当人体向前运动时,空气被鞋底前侧面轻微压缩后顺利地进入鞋内,经过长条型鞋垫支柱与鞋底面和鞋垫共同构成的气道后经排气孔排出,人体的运动量越大,被鞋底前侧面压缩后进入鞋内的空气量就越大,这样就达到了换气排汗量随人体运动量增加而加大的目的,由于这种排汗方式所产生的气流与人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因而称逆气流排汗鞋,这种鞋在鞋底的左右两侧不设排气孔,使鞋底两侧的强度大大增加,鞋底的内面采用长条型鞋垫支柱(说明书附图3、附图4中3所示为长条形鞋垫支柱,它长为2~3厘米,宽为0.25~0.35厘米,高为0.3~0.4厘米)。长条形鞋垫支柱在排列上采用纵向间断排列,横向交叉设计,这种设计在保证鞋底柔软度的同时,也极大地加强了鞋底对抗纵向弯曲而导致的横向断裂(由于人在走路时鞋底的主要弯曲方向是纵向弯曲,如果鞋底部设计缺陷,很容易发生横向断裂),所以称为加强型逆气流排汗鞋(说明书附图3、附图4已给出了横向及纵向方向)这种鞋虽然排汗孔的数量较现有排汗鞋有所减少,但可由鞋在运动时压缩空气产生的气流量增大的效果而得到补尝,并且由于整个鞋采用了加强设计,因而可以用橡胶或其它相对较软的塑料制做鞋底,解决了现有排汗鞋由于气孔较多必须用硬质聚氯乙烯作鞋底,而容易滑倒的敝端,新型加强型逆气流排汗鞋的鞋底结构,按说明书附图3设计可获得最大的换气排汗效果,但也可按说明书附图4所示设计鞋底,即把鞋前侧的进气孔适当向鞋的两侧对称地偏置,在鞋的最前侧的5~7厘米的范围内不设进气孔,这种设计主要考虑到在农村的人穿着附图3所示的鞋时,容易从进气孔向鞋内进土或砂子,附图4所示的结构便解决了这个问题。附图4所示的鞋底结构除了进气孔及进气孔附近的长条形鞋垫支柱的排列位置与附图3有所不同外,其它结构(包括进气孔,排气孔的间距大小,鞋底厚度以及长条形鞋垫支柱的尺寸均与附图3相同,由于这种设计进气孔的进气量会受到影响,因而可适当增加进气孔的数量,进气孔的数量可增加到8~16个,但最多不能超过16个,以防止影响鞋底的强度,排气孔的数量不变还是6~12个,附图4所示的进气孔附近的长条形鞋垫支柱的排列虽有一点倾斜但不会因此影响鞋底的强度。
如果我们用一双干燥的布质鞋垫放在鞋内连续穿着几天就会发现人足底部的排汗量多少不一,说明书附图2即为人足底部反映在鞋垫上的汗液分泌区域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虎,未经刘文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9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压式笔具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直热式双管调温铸铁电炒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