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塑料拼踏垫无效
申请号: | 98218906.0 | 申请日: | 199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327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林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秀玲 |
主分类号: | E04F15/00 | 分类号: | E04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国权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塑料 拼踏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拼踏垫,具有柔软且排水性好的双重特点。
目前使用的拼踏垫大都拼接在浴室或其它容易积水的地方使用,可防止因地面湿滑而发生人员摔滑的意外,特别在有老人及儿童的家庭中更需要使用这种塑衬拼踏垫。
现有的浴室用塑料拼踏垫,大体是在一块踏垫上简单一体成型有一些用于排水的镂空孔,但是,一方面踏垫的整体厚度一般不能满足正常需要,此外,在浴室地面施工时由于考虑排水,地面通常向着排水孔倾斜,再加上施工不良留下的下凹斜面,这些下凹斜面处往往存有积水,当使用者恰好踏在下凹面或排水孔附近的下凹斜面上的拼装踏垫上时,脚就会沾到积水,不能隔离积水则失去了使用拼踏垫的意义。另外,这种结构的拼踏垫通常比较硬,踩踏后脚底没有舒服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结构的塑料拼踏垫,具有柔软且排水性好的双重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改进结构的塑料拼踏垫,包括塑料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垫主体的底面上均匀设有定位柱,所述的塑料垫主体上设有一个以上几何形的镂空孔,在塑料垫主体正面的镂空孔上架设有拱形部,两相邻拱形部间形成有排水用凹峡谷,在塑料垫主体底面的每一拱形部底面形成有长隧道。
所述的塑料垫主体,于任意一角的塑料垫主体两侧边上设有扣耳,在与该角成对角的塑料垫主体两侧边设有与扣耳相对应的扣勾。
所述拱形部的弧形体内、外表体上等间距设置有浅沟。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塑料拼踏垫,在两相邻的拱形部间形成凹峡谷,拱形部底部形成的长隧道配合镂空孔可达到最佳排水效果;所设置的拱形部及其上所设置的浅沟可大大增加踏垫的柔软度,当用户踩踏于其上时,足部获得极佳的柔软感及按摩触觉;同时所设置的浅沟还是最佳的止滑纹路,可有效改进防滑性能。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是改进结构的塑料拼踏垫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改进结构的塑料拼踏垫主视及局部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2,实施例的塑料拼踏垫主体大致为正方形垫2,于其一直角的两侧边设有若干母扣耳21,在该直角对角的直角两侧边则与母扣耳对应设置公扣勾22,在塑料拼踏垫2的最底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定位柱23。在拼装塑料拼踏垫2时,一踏垫的公扣勾22与另一踏垫的母扣耳21相勾接而可完成整体拼装,底面的定位柱23与地面间产生定位止滑效果。于塑料拼踏垫2的正面设置有不同几何排序的若干镂空孔24,在每一构围成镂空孔24的相对两边29间连贯有拱形部25,每两个相邻拱形部25间形成有排水用的凹峡谷,每一拱形部25的底面形成有长隧道27,在拱形部25的弧形内、外表面上等间距分布浅沟28。每两相邻拱形部25之间形成的凹峡谷、拱形部25本身底部所形成的长隧道27及配合镂空孔24,可达到最佳排水效果,且由于各拱形部25及其表体面上设置的浅沟可提供最佳的柔软度及止滑性能,使人体足部产生舒适、柔软的按摩触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确有增加柔软性、提高排水性的双重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秀玲,未经林秀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8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便携式车库
- 下一篇:具多版面自动式广告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