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解吸吸附浓缩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16390.8 | 申请日: | 199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35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吕进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进归 |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 |
| 代理公司: | 浙江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勇才 |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解吸 吸附 浓缩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吸附装置,特别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它可广泛应用于胶鞋、涂装、化工、电子等行业的有机废气净化处理及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空气净化。
目前,在国内外公开使用的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装置,有转轮式吸附浓缩器,主要由圆形床外壳、圆形床内壳和吸附组件构成的吸附床,由热风管、反吹头、解吸排风头和解吸排风管构成的解吸机构,还有进气室、排气室、转轴、传动减速机构、电动机、壳体组成。这种转轮式吸附浓缩器是解吸机构固定不动,吸附床在壳体内转动,进行吸附、解吸、冷却过程。因为转动部件大,动密封尺寸大,加工精度要求高,对每小时净化空气5万m3以上大风量产品制造非常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设备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床固定、解吸机构转动的连续解吸吸附浓缩装置,且具有热容量低、比表面大、冷却快的吸附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措施实现的:在圆形床外壳上设置进出孔及孔的密封盖板和支脚;用分隔板把圆形床内壳和圆形床外壳之间穿过吸附组件的空气通道分隔成6个或6个以上的同样大小的独立通道;转轴上端与反吹头的芯管内端为固定连接,下端与解吸排风头的芯管内端为固定连接,中间与圆形床内壳的两端为转动密封连接;热风管与反吹头的芯管外端之间和解吸排风头的芯管外端与解吸排风管之间均为转动密封连接。
吸附组件是由活性碳纤维毡与具有刚性的网状物复合制成的平板和波纹板相间叠加构成。反吹头是由芯管、反吹管、反吹嘴、滑套、导向键、密封圈、弹簧、导杆组成,反吹管与芯管的侧孔相连,反吹管与反吹嘴之间经滑套、密封圈以及导向键、弹簧、导杆相连接。反吹嘴两边分别有构成同一个圆弧形边唇;每一个边唇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每个独立通道口的距离。在边唇的端部分别设置滚轮。解吸排风头和反吹头的形状、结构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吸附床固定不动,解吸机构转动,使转动件尺寸变小,因此能将本装置做到每小时净化空气10~15万m3;又由于采用了活性碳纤维毡作为吸附组件的材料,它具有热容量低、比表面大,冷却快,在通常情况下,进行吸附、解吸过程就足够了,因此使设备结构变得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反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吸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吸附组件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的D向视图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进归,未经吕进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6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