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抽水马桶的除臭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15638.3 | 申请日: | 1998-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77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07 |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辉;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永辉;张伟 |
| 主分类号: | E03D9/04 | 分类号: | E03D9/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依群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抽水马桶 除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抽水马桶用的除臭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直接与卫生间里的坐式马桶(坐便器)相连接,对便池内臭味进行吸收的一种除臭装置。
现有的室内卫生间除臭装置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在卫生间的天棚上或墙上安装换气扇,将臭气排到室外;另一种是在卫生间放置除臭剂。这两种装置除臭效果都很差。由于卫生间里的臭味来自人们排出的粪便,上述两种装置都没有在臭味散发处除臭,只有臭气已经弥漫开后,才逐渐起作用,因此,上述两种方法属“被动式”除臭,作用有限。另外,这两种装置除去臭味的时间很长,第一种装置更有安装不便、以及因房间结构限制(有的房屋结构中,卫生间无法与室外直通)不能安装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装简单、使用方便、高效及时的、直接与抽水马桶连接的室内卫生间除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安置于坐式马桶上的集气坐垫和放于坐式马桶外的除臭装置两大部分组成。将集气坐垫1安装在坐式马桶3上,形成集气空腔和向除臭装置排气的通道,集气坐垫1分三个部分:上圈1A起支撑作用,并形成集气空腔、橡胶圈1B用于连接马桶和上圈1A,排气口1C将空腔中的气体排到除臭装置。上圈1A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1D、下层1F周围密封,中有支撑立柱1E,形成空腔,空腔一侧开排气口1C。下圈1B与上圈1A固接,下部开口略小,可以套接在坐式马桶上。除臭装置分为负压气体室2C、风机2D、正压气体室2G、气体吸收及吸收剂再生室2B以及香水贮放装置2K五个部分。负压气体室2C由连接口2A与连接软管4相连,使整个装置与集气坐垫成为一体;风机2D是在负压气体室2C,进而在马桶内产生负压的关键,有了负压,马桶内臭气即可被吸入除臭装置。正压区空间略大,使正压气体有足够缓冲。气体吸收与吸收剂再生室2B为一四周开有足够多孔的箱形结构,箱内有与箱内壁贴近的框架、内覆活性碳纤维棉类吸收材料2I,紧贴纤棉为网状电热丝2J。气体通过2I后除去臭味,2J通电加热则可使2I再生。在2B外一侧、置一香水贮放装置2K使用时,接通电源,交流电磁铁2L动作,将香水瓶盖2M抬起,香水瓶2N内香水挥发出来。2K为四周开孔的小盒,安装在2B外,2B在此处开方孔,与香水贮放装置2K尺寸相当或略小。KY为延时开关、可置于集气坐垫1上,人坐在上面电路接通;KS为手动开关,安在除臭装置上,打开此开关亦可在无人坐在1上时开通电路;KZ为再生开关,可接通电热丝R(2J)。J为交流电磁铁(2L),R为加热电阻丝(2J)。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当人坐在集气坐垫1上排便时,KY接通,风机2D转动,在马桶内,坐垫J和负压室中形成气体负压,将臭气吸入除臭装置,经风机进入正压气体室及气体吸收与吸收剂再生室2B。因此处气体压力大于2B外的室内,则气体透过吸收剂2I和箱体2H上的孔进入室内,此时臭气被过滤吸收,再无臭味。同时,交流电磁铁2L动作,抬起香水瓶盖2M,香水挥发到室内。当人站起后,放水冲洗马桶,此时臭气仍未排尽,不应立即停止除臭,这时,延时开关KY延时一段时间(可根据情况调整,不超过一分钟即可),后停止工作,断电。断电后风机停转,交流电磁铁恢复常态,香水盖闭合。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段时间后,吸收剂吸收能力降低,此时可再生。将除臭器的开关KZ闭合,电热丝2J发热将吸收剂2I加热,一段时间后吸收剂即可再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除臭效果好,并且及时,可以广泛在家庭、宾馆中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气垫原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B向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臭装置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路图
实施例1:集气坐垫1为椭圆形,长径40cm,短径36cm,厚8cm,橡胶连接圈高4cm。除臭装置尺寸:长×宽×高为40cm×40cm×50cm,风机功率50W,吸收剂使用活性碳纤维棉,电热丝功率约100W。交流继电器直接使用220V交流电。试验时,延时开关定时1分钟,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永辉;张伟,未经何永辉;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5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