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液体燃料炉无效
| 申请号: | 98215532.8 | 申请日: | 1998-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3350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成满 |
| 主分类号: | F24C5/02 | 分类号: | F24C5/02 |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林青 |
| 地址: | 11604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液体燃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醇类液体燃料炉。
目前已有的醇类液体燃料炉大多采用自压式设计,即将燃料箱与位于炉膛内的汽化升压管相连通,加热汽化升压管内的液体燃料使其汽化膨胀产生压力后再送回燃料箱,以使常压液体燃料炉实现燃料的自动供给。这种自压式液体燃料炉的不足是:1、自动供压产生的压力不稳定;2、燃料箱液体减少空间增大时,增压所需的时间过长,甚至达不到增压的目的;3、压力过小会导致液体供给不足,燃料炉不能正常燃烧;4、液体燃料汽化后返回燃料箱会造成箱体过热,长时间使用不够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燃烧稳定的混合液体燃料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混合液体燃料炉包括燃烧器、燃料箱、汽化管、充气筒、控制阀、贮气室,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控制阀是由带有五个接口的阀体、位于阀体内的阀芯、位于阀芯内的阀柱以及阀柄构成。与阀体螺纹连接的阀芯一端设有将通向汽化管的阀体出液接口A封闭的密封件,另一端与阀柄活动连接,阀芯周壁与阀体进气接口D和出气接口E相对应的位置上开有能将两接口连通或封闭的偏心环槽,由此构成控制阀的气体通道。阀芯腔壁上设有三个分别与阀体通向汽化管和预热盘的出液接口A、B和进液接口C相连通的径向通孔Ⅰ、Ⅱ、Ⅲ,位于阀芯空腔内的阀柱,其内部设有液体燃料通道,通道的进液口与阀芯上的径向通孔Ⅲ相通,通道的出液口与阀芯上的径向通孔Ⅰ相连通,由此构成控制阀的液体通道。阀柱的外部为直径不相同即呈阶梯状的圆柱体,阀柱一端设有复位弹簧,另一端穿过密封圈压盖与阀柄相对,通过复位弹簧与密封圈压盖使阀柱保持在大直径段的阀柱周面将阀芯上的径向通孔Ⅱ封闭,小直径段的阀柱周面与阀芯内壁之间形成环形储液腔并与阀芯上的径向通孔Ⅲ相通的位置上,阀柱位移,即压缩弹簧,储液腔与径向通孔Ⅱ连通,腔内液体燃料经径向通孔Ⅱ和阀体出液接口进入预热盘内。
将混合液体燃料转化成气体燃料供给燃烧器燃烧的燃料炉,其燃料箱上设有充气筒和压力指示表,控制阀进液接口C与燃料箱相连通,控制阀出液接口A与位于燃烧器中央空膛内的汽化管一端相连通,汽化管另一端经贮气室与控制阀的进气接口D相连通,控制阀的出气接口E与燃烧器的入口相连通,由控制阀阀柱控制开、关的出液接口B上连接有通向预热盘的输液管。
在阀芯径向通孔Ⅱ的位置上沿阀芯周壁开有槽宽大于其孔径的环形凹槽。
在阀芯径向通孔Ⅲ的位置上沿阀芯周壁开有槽宽大于其孔径的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其燃料的供给采用手动充气加压,不需将加热升压后的燃料输入燃料箱,保证了使用的安全。使用前只需一次加压,操作方便。混合液体燃料在汽化管内加热汽化形成气体燃料,再经贮气室,控制阀的气体通道送入燃烧器内以形成稳定的气体流量,保证燃烧器燃烧稳定,无噪音。经控制阀内部的液体通道送出的液体燃料能够降低控制阀温度,燃料炉长时间使用不会造成阀体过热而影响密封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剖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液体燃料炉可设置一个或两个燃烧器,本实施例为带有一个燃烧器的单体炉。燃料箱(1)设置在燃烧器(2)的下方,其上设有燃料炉的壳体(3),壳体上面设有支架(4),燃料箱体上还设有压力指示表(5)和充气筒(6),设置压力指示表的箱体开口可作为液体燃料的加入口,固定在壳体内的环形夹壁燃烧器内间隔有相互密封的环形贮气室(7),燃烧器中央空膛内设有螺旋形汽化管(8),燃烧器内壁下方沿周向分布有加热喷孔(9),用于加热汽化管。燃烧器上表面分布有燃烧喷孔(10),燃烧器下方且与空膛汽化管相对的位置上设有预热盘(11)。带有点火器(12)的控制阀(13)一端经壳体伸入至壳体内,控制阀的进液接口C与燃料箱供液口相连通,一出液接口B与输液管(14)一端相连,输液管另一端位于预热盘上,为其提供液体燃料。控制阀的另一出液接口A与螺旋汽化管(8)的一端相连通,汽化管的另一端与贮气室的进气口(36)相连通。贮气室的出气口(37)与控制阀的进气接口D相连通,控制阀的出气接口E与燃烧器入口(15)相连通。燃烧器入口处设有可调风门(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成满,未经宋成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55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煤乏灰渣下排式摇摆碎渣机构
- 下一篇:新型多功能燃煤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