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腔胸腔引流管无效
| 申请号: | 98214773.2 | 申请日: | 1998-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505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森;黄鼎铭;左传田;谢彤;覃宇周;韦力;覃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森;黄鼎铭;左传田;谢彤;覃宇周;韦力;覃洪斌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1 |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翁建华 |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属医用胸腔引流器械领域。
目前医用胸腔引流管基本是一根上下等径的橡胶或硅胶管,医护人员施行体外胸腔置管术时,置管较困难,对胸内胸管留置的长度不易准确控制,而且还需皮肤缝合固定,导致术者难掌握、患者又经受较多疼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引流可靠、对患者刺激性小、不需皮肤缝合固定的胸腔引流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方式实现其目的:主管6的外围有一可沿管壁外表面轴向位移的卡垫4和卡垫螺旋3,管壁内有导管5,导管的一端与位于主管下端外围的囊腔7相通,另一端与囊腔管2相连。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操作技术易于掌握,其在患者体内的位置容易固定,不需皮肤缝合固定,患者所受痛苦少。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腔胸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主管6的外围有一卡垫4和卡垫螺旋3,它们均可沿主管外表面轴向位移;管壁内有导管5,导管的一端与位于主管下端外表周围的囊腔7相通,另一端与囊腔管2和阀1连接。在施行插管术时,先在无菌条件下于患者的予定位置上将皮肤切开一小口直至肌筋膜并穿破胸膜腔,再将本双腔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达位后,用注射器对阀1充气或充水,空气或水经囊腔管2、导管5进入囊腔7使囊腔膨胀,当回拉主管6至有阻力时即可,再在皮肤切口外先垫以无菌方纱,移动卡垫4轻压方纱后再拧紧卡垫螺旋3使卡垫定位,主管即固定而不会内、外移动。当需拔除此管时,只需用注射器在阀1回抽,将囊腔7中的气或水抽尽后,向外拔管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森;黄鼎铭;左传田;谢彤;覃宇周;韦力;覃洪斌,未经刘德森;黄鼎铭;左传田;谢彤;覃宇周;韦力;覃洪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4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