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相序检测器无效
| 申请号: | 98214340.0 | 申请日: | 199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99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奇;蔡玲;陈铁良;周泓;胡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25/00 | 分类号: | G01R25/00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中的三相交流电相序检测器。
相序的检测在电力系统中相当重要而且经常遇到,错误的相序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更正,往往会酿成恶性事故。目前一些施工人员常用的方法是在三相电源上接入电机,看转向对否判断相序是否正确,这种方法既烦琐而且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又不能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相序检测器,这种检测器能够方便地检测出三相交流电的相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相序检测器,包括整流稳压电源电路、三相半波电压取样电路、触发信号产生电路、触发器电路及显示保护电路,上述整流稳压电源电路为所述其余各电路提供工作电源,上述三相半波电压取样电路把从三条检测线输入的交流电压信号经半波整流转变成或“0”态或“1”态数字信号并分别输入到触发信号产生电路的三个输入端口,触发信号产生电路产生三个相应的或“1”态或“0”态数字信号分别同时输入上述触发器电路中的两个触发器各输入端中,该两个触发器的“Q0”端同时接入显示保护电路中与非门的两输入端,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电源正电极之间串接有显示电路的显示元件。
所述的触发信号产生电路由一块CD4093型两输入端四与非集成电路组成。
所述的触发器电路是由一个CD4027型双J-K主从触发器集成电路组成。
所述的显示电路中的发光元件是一只发光二极管。
以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a、采用数字集成电路,工作稳定可靠;b、电路简单,体积小巧,既可以固定安装于某一具体线路中作监测之用,又可以作为一个检测工具随身应用;c、在显示元件上串入驱动电路之后,本实用新型还可扩展为一个相序检测保护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1中,整流稳压电路由电阻R10和电容C1并联再与二极管D4、电感L串联后,经稳压管RD1稳压和电容C2滤波后组成。
图1中,三相半波电压取样电路中的第一路的取样半波电压由二极管D1半波整流再经电阻R1、R4串联分压后形成;第二路的取样半波电压由二极管D2半波整流再经电阻R2、R5串联分压后形成;第三路的取样半波电压由二极管D3半波整流再经R3、R6串联分压后形成。本实用新型中三相半波电压取样电路中的或“0”态或“1”态数字信号的产生是由三个分别与上述的三路分压点相互联接的三个PNP型三极管T1、T2、T3产生的。三个三极管T1、T2、T3的基极分别通过电阻R7、R8、R9与三个分压点相连,三个三极管T1、T2、T3的集电极分别通过三个电阻R13、R12、R11与整流稳压电路的正极相连,三个三极管T1、T2、T3的发射极均与整流稳压电路的负极相连。
图1中,触发信号产生电路由一块CD4093型两输入端四与非集成电路IC1)构成,其中第一个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管脚1、2短接后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相连,第二个与非门的两输入脚5、6短接后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个与非门的两个输入脚8、9短接后与三极管T3的集电极相连。
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触发器电路由一块型号为CD4027的双J-K主从触发器集成电路IC2构成。该电路中的管脚4、12短接后通过一只电容C2与集成电路IC1中的脚3耦合联接。该电路中的管脚3、10短接后与集成电路IC1中的脚4相连。该电路中的脚13与集成电路IC1中的脚10相连。另外,集成电路IC2中的脚5、7、8、9、11均与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相连,脚6与集成电路IC1的脚3短接后通过电阻R14与整流稳压电路的负极相连。
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显示电路由集成电路IC1中的第四个两输入与非门、一只发光二极管LD及一只电阻R15组成。其中所述的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管脚12、13分别与集成电路IC2中的脚1、脚15相连,所述两输入与非门的输出端通过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D和电阻R15与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正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三只鳄鱼夹子把三条检测线A、B、C夹紧在设定的三相导线上再用另外一只鳄鱼夹子把检测器的接零线与零线N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州大学,未经中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4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