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耕机无效
| 申请号: | 98213882.2 | 申请日: | 199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91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保安 | 
| 主分类号: | A01B33/00 | 分类号: | A01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文泉 | 
| 地址: | 46034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耕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耕地用的机械,具体说,涉及一种由拖拉机带动的旋耕机。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使用的旋耕机是单旋耕轴的,耕地时,其工作动力及前进动力均由拖拉机中的一台发动机提供。
该旋耕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一个旋耕耙,在用旋耕耙耕地时,通常需要先犁后耙,或者先、后耙二遍才能使土地满足播种的要求,这种作业要分二次才能完成。另外,在分耙二遍时,容易使土地过于松软,不利于播种,不少农民在使用旋耕耙耙过二遍之后,往往还要用平耙再拖一次。以上作业花费时间长,成本高。
此外,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拖拉机,有一种功率较大,例如功率为60马力的大轮拖拉机,另一种马力较小,例如功率为12马力的小四轮拖拉机。拖拉机除了耕地之外,往往还被用作运输工具。在耕地时,需要的功率较大,而在运载时,则不需要过高的功率,所以仅靠一台发动机很难同时合理地承担以上两项任务。实践中,在为拖拉机选择发动机时,往往要兼顾耕地和运输这两种情况,其结果往往不是限制了耕地的功率便是在运输时造成过多的功率损失,产生“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的旋耕机,采用该旋耕机可以简化耕耙地的作业程序,只需一次作业却可使土地合乎播种的要求,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实现上述目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对拖拉机的驱动系统作了改进,使拖拉机可以合理地承担起耕地和运输两项任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矛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旋耕机采用了两个旋耕耙,用以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单轴旋耕耙,两旋耕耙前、后排列,且高度不同。在耕作时,前耙位置较高,后耙位置较低,一次便可完成耕地和耙地两项任务,耕过之后,土地上虚下松,适合于播种。
为了适应耕地和运输两项任务,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两套动力系统,其中功率大的主发动机可以用来驱动旋耕耙旋转,而功率较小的一台辅助发动机则用来驱动拖拉机的前进,在主发动机冷启动时,该辅助发动机还承担其启动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将两项作业合并为一次进行,可提高耕地效率50%左右,大大节省了耕地费用,缩短了耕地时间。
2、解决了拖拉机耕地与运输之间的矛盾。采用大功率的发动机来耕地,可加大旋耕耙的宽度,使作业面积加大,大大提高耕地速度。
3、辅助发动机作为主发动机的启动动力使用,可以省去原有的蓄电池一马达启动系统,简化了主机结构,降低了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耕机中一个最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辅助发动机与主发动机之间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旋耕耙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旋耕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耕机可以由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与一旋耕耙装置组成,其中1为主发动机,例如可以是一台功率为130马力的6105型柴油机。4为辅助发动机,例如可以是一台功率为12马力的195型柴油机。2是离合器操作手柄,3和5为万向传动轴。6为旋耕耙装置,7为液压系统,它可以控制旋耕耙6的抬起和下落。在旋耕耙6不工作时,它可以将其抬起,处于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8和9分别是主发动机1的起动系统中的齿轮和链轮。
如图2所示,在需要对主发动机1进行冷启动时,可以首先用人工启动辅助发动机4,通过锥形齿轮8和双排链轮9,大链轮10以及离合器固定接盘11而将动力传递给主发动机,对其进行冷启动,以此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一马达启动系统。图中12为常开离合器,13为离合器拨叉。
如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耕耙为双排,主发动机通过主驱动轴将动力传递给主动器轮14,再通过中间齿轮15,16以固定的传动比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前轴驱动齿轮17和后轴驱动齿轮18。为了使土地达到上虚下松的效果,前轴的高度应当高于后轴。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两者间的高度差为10cm。
借助于图1所示的液压系统,旋耕耙装置在工作时的角度可以调节。这样,便可以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调节前、后轴的高度差以及耕地深度。旋耕耙装置越接近垂直位置,在耕地时前、后轴的高度差越小。图3中标号19、20为旋耕刀的旋转轨迹。图4中标号21,22分别表示前、后旋耕轴,23为旋耕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保安,未经李保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3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针式光盘定时器
 - 下一篇:具有棘轮作用的缺口扳手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