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撞击安全防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211921.6 | 申请日: | 199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401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16 |
| 发明(设计)人: | 狄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狄杰利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21/16 |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南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帆 |
| 地址: | 4741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撞击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是一种防护车辆及司乘人员安全的装置。
现有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撞击时,只能靠普通保险杆和安全带防护,作用有限,不能有效保护司乘人员及车辆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车辆遇到撞击时,能有效保护司乘人员及车辆安全的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置前保险杠、尾保险杠、储气罐、油压缸、充气囊;其中前保险杠包括内压缩梁、外压缩梁、弹性体、可调压力螺栓、油压囊(缸)、气压囊(缸);弹性体设在内、外压缩梁之间,可调压力螺栓穿过内压缩梁与外压缩梁连接,气、油压囊(缸),设在内外压缩梁间;尾保险杆包括杠壳、弹性体、油压缸、滑动等,油压缸设在杠壳内,滑块设在油压缸两侧,弹性体分别设在滑块外侧;前保险杠中的气压囊(缸),通过气管分别与储气罐及充气囊相连通;前保险杠中的油压囊(缸)通过油管分别尾保险杠中的油压缸连接,前保险杠中的气压囊(缸)与油压囊(缸)与车辆的气压或油压制动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车辆撞击安全防护装置由于设置了前保险杠,前保险杠内的弹性体使撞击力得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气、油压囊(缸)受到的压力通过气、油管路分别传递至尾保险杠,车辆制动装置,储气罐及充气囊,尾保险杠内油压缸受压推动滑块,将力作用于尾保险杠内的弹性体,使纵向撞击力转换为横向力,又使撞击力得到缓释,同时车辆制动装置受力迅速止动,减小车辆的前冲力,可安装于驾驶室遮光板外及座椅后背的充气囊,当压力达到一定的设定限额时,迅速膨胀,在驾驶员及乘客前方形成软隔离物,避免司乘人员与车辆内的物体形成刚性碰撞,从而有效保护司乘人员,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
结合附图及实例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车辆底盘安装连接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箱内及驾驶室内部分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参见附图1、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例包括:前保险杠、尾保险杠、高压油管7、9,高压气管15、17、19、23、24,四通接头8,三通接头16,油压缸13、14,进气接口18,进气阀20,储气罐21,限压阀22、气缸25,充气囊26,连动臂27,手动卸气阀28,高压气室29,高压气包30;前保险杠包括:内压缩梁3,外压缩梁1,弹性体2,气压囊(缸)5,油压囊(缸)4,可调压力螺栓6,弹性体2采用硬橡胶,设在内压缩梁3与外压缩梁1之间,可调压力螺栓6穿过内压缩梁3与外压缩梁1连接,气压囊缸5,油压囊(缸)4设在内、外压缩梁3、1间;尾保险杠包括杠壳、油压缸10、滑块11、弹性体12、油压缸10设在杠壳内中部,滑块1设有油压缸10两侧,弹性体1 2采用弹簧设在滑块11外侧杠壳内;前保险杠中气压囊(缸)5通过高压气管15与三通接头16连接,高压气管17两端分别与三通接头16和进气接口18连接,高压气管19两端别与三通接头16和进气阀20连接,进气阀20、限压阀22设在储气罐21上,高压气管23、24,分别与气缸25和充气囊26连接,气缸25装在座椅后背上,充气囊26通过连动臂27安装在座椅后背上;进气接口18装在高压气室29上,高压气囊30与高压气室29连通;前保险杠中的油压囊(缸)4通过高压油管7与四通接头8连接,高压油管9的两端分别与四通接头8和尾保险杠中的油缸10连接,油压缸13、14通过高压油管与四通接头8连接,油压缸13、14还分别与车辆的刹车装置连接;油压囊(缸)4,高压气油管,油压缸10、13、14等构成密闭油洛,气压囊缸5、高压气管、储气罐21,高压气室29,高压气囊30,气缸25,充气囊26等构成密闭气路,前保险杠安装于车辆前方纵梁上,尾保险杠安装于车辆后方纵梁上,手动卸气阀28卸放高压气色30及充气囊26中的气体,限压阀22用于当气路气压达到一定值时,才向气缸25和充气囊26充气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狄杰利,未经狄杰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1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