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轮摩托车倒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10378.6 | 申请日: | 199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295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利伟 |
主分类号: | B62M7/00 | 分类号: | B62M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元刚 |
地址: | 47192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 摩托车 倒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传动技术,主要提出一种三轮摩托车倒车装置。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三轮摩托车的销量逐年增加,成为城乡人民的短途交通、载货工具。原来设计使用的三轮摩托车均无机动倒车功能,因此在使用中只能前进而不能倒车,驾驶员只有下车后推或后拉完成倒车,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尤其是残疾人三轮车给残疾人使用带来更大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三轮摩托车倒车装置,使其可方便地与现有三轮摩托车传动机构结合,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具有三根传动轴,第一根轴上设置有链轮和齿轮,一根轴上设置有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一侧齿轮与第一根传动轴上的齿轮为常啮合状态;第三根传动轴上设置有链轮和可相对轴左右移动的齿轮,该齿轮在左右移动时分别与第一根传动轴上的齿轮、第二根传动轴上双联齿轮的一侧齿轮啮合,第一根传动轴上的链轮与发动机输出链条或驱动后桥的链条啮合,第三根传动轴上的链轮与驱动后桥的链条或发动机输出链条啮合。
第三根轴可为花键轴,其上的传动齿轮可为内花键齿轮。
设置使第三根轴上的齿轮左右移动的拨叉,并有使拨叉轴定位从而使输出轴齿轮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由弹簧、钢球及拨叉轴上的R窝槽构成。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第一根传动轴上的链轮或将第三根传动轴上的链轮与摩托车发动机输出链条啮合,将第三根轴上的链轮或将第一根传动轴上的链轮与驱动后桥的环链啮合,即将原有的发动机输出链条直接驱动后桥的一级传动改为发动机链条→倒车机构后桥的二级传动结构,此二缓传动结构又可克服原来三轮车使用一级链条传动中因链条过长、抖动历害、嗓音大易于损坏等缺陷,该倒车机构可非常方便地与原有三轮摩托车结合且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的特点。
实施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传动轴相对排列位置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2所示:设置有三根传动轴,第一根轴6作为初始轴其上设置的链轮2与发动机输出链条1啮合,第二根轴4上设置双联齿轮3,双联齿轮3的左侧齿轮与传动轴6上的齿轮5为常啮合状态,第三根轴8作为输出轴,其可为花键轴,该轴上设置有可相对轴左右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的齿轮7,齿轮7为内花键齿轮;其位于轴的左侧时与传动轴6上的齿轮5啮合,移动至右侧时与传动轴4上双联齿轮3的右侧齿轮啮合。第三根轴8上设置的链轮9与驱动后桥的链条10啮合即通过链条10驱动后桥动作。设置有使内花键齿轮7左右移动的拨叉,并设置有使拨叉轴11定位从而内花键齿轮7固定位置的定位机构;其由弹簧、定位钢球12和拨叉轴11上的R窝槽构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正常状态时(即前行时),发动机输出链条1带动链轮2和与链轮2同轴的齿轮5转动,齿轮5带动另一传动轴4上与之啮合的双联齿轮3左侧齿轮转动,此时内花键齿轮7在拨叉作用下位于图1中虚线所示位置,与传动轴4上双联齿轮2的右侧齿轮相啮合,由此内花链齿轮7与链轮2同向转动并使与之同轴的链轮9通过链条10驱动后桥正向转动。当需要倒行时,拨叉使内花键齿轮7左移(脱离双联齿轮)而与传动轴6上的齿轮5啮合,获得与链轮2反方向的转动,并带动与之同轴的链轮9通过链条10驱动后桥反向转动。
实施例2:如附图3所示:其整体结构同实施例1相同,仅是将第三根传动轴8作为初始轴,将其上的链轮9与发动机输出链条1啮合,将第一根传动轴6作为输出轴,将其上的链轮2与驱动后桥的链条10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利伟,未经杨利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0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