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供排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210345.X | 申请日: | 1998-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4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效明 |
| 主分类号: | F24J2/40 | 分类号: | F24J2/4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晖 |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排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排水装置,尤其是玻璃真空镀膜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排水结构。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如吸热效率较高的玻璃真空镀膜集热管制成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上、下水共用一套管道,即水箱上进出水口均使用同一个通孔,这样会带来以下一些弊端。其一:室内上、下水(即冷、热水的排进和排出)的操作相当繁琐,使用不便。其二:与通常家庭供水系统不匹配,安装困难,同时影响美观。其三:输入冷水后,水箱里原有的热水被搅拌混合降温,余量热水得到不充分利用。其四:冷水输入与热水排出相互独立,极易造成水箱空箱,使热水器受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水操作方便且余量热水能被充分应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水箱壳体和水管管道以及阀门组合实现的,水箱侧壁上有位置在上的出水口和位置在下的进水口,一段向下开有一排细孔的管道从进水口中伸入到箱体内,其长度大于箱体2/3的长度,另外水箱箱体顶部有一截管道伸入到箱体内。
为了便于室内控制上下水,可以从水源管道并联两条各自安装阀门的冷水管,其中一条冷水管连通水箱进水口,另一条冷水管连通混水龙头,混水龙头还通过热水管道与箱出水口连通。
同原来进出水共用一套管道的水箱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箱上开设了两个进出水口分别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从而使进出水系统独立开来,使得室内控制冷热水的操作变得简单,同时又使得冷、热水管便于与通用的室内供水管道匹配。特别是冷水进水管和伸入到箱体内的管道接通,该管道由于在下部开有一排毛细孔,因此冷水在几乎整个水箱底部排出,不致产生涡流使冷热水搅合在一起,而是冷水从底部整个缓缓抬开,压迫热水从排水口中排出,从而使水箱里的余量热水被充分利用。采用冷水顶推热水的工作方法,冷水入箱和热水出水的流量几乎平衡,绝无水箱缺水空晒所致的设备损坏之虑。可以省去水位控制装置。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水箱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3是冷热水水管安装示意图。
如图1,箱体1侧壁2上有两孔眼,位置在上的是出水口3,出水口3单接一根热水管7,供排放热水用;位置在下的是进水口4,进水口4单接一个冷水管8,供放入冷水用。冷水管8还和一根伸入到箱体1内的水管5接通,该水管5一直伸入到接近另一侧壁处,水管5的长度为箱体1长度的9/10,且水管5下方布满一排细孔6,如图2所示。9是太阳能热水器的玻璃真空镀膜集热管。另外在箱体1顶部装有通入箱体1内的管道10,管道10可做排气、溢流孔用。
图3中,水源管道15并列分出两条冷水管道8、14,冷水管道8接水箱进水口4,管道8中间加装阀门13控制流量。另一条冷水管14和混水龙头11相通,冷水管14也通过加装的阀门12控制流量,出水口3所接的热水管7直接通往混水龙头11。使用时打开阀门13,冷水注入水箱1里的水管5,然后从水管5的细空6流出使水箱水位平稳升高,致使水箱内上层热水经热水管7溢出,可通过阀门13控制热水流量。打开阀门12,调节进入混水龙头11的冷水量,使冷热水混合获得适度温水供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效明,未经刘效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0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 下一篇:一种室外防冻阀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