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延时自闭式节水阀无效
申请号: | 98208593.1 | 申请日: | 199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278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07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永革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21/04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汤建武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时 自闭 节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是一种延时自闭式节水阀。
现有的阀门种类很多,如水笼头、自闭式阀门,而一般的自闭式阀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易出现泄漏现象,甚至损坏而不能使用,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延时自闭式节水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设计一种密封性好的使用寿命长的延时自闭式节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该延时自闭式节水阀的阀体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缸体通过密封座固定安装在阀体内,而缸体内装有活塞,缸体与阀体之间形成进水腔,活塞与阀体之间形成真空腔,活塞与阀体和密封座之间形成注水腔,密封座与阀体之间形成出水腔,进水口与进水腔相通,在缸体上有将进水腔与注水腔联通的进水孔,在密封座上有将注水腔与出水腔联通的通水孔,出水腔与出水口相通,能轴向移动的推杆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塞上,而另一端穿过通水孔与阀体外相通在活塞与缸体之间或者推杆与阀体之间安装有弹簧,推杆上有能密封通水孔的密封面;密封面为推杆上的锥面构成;密封面为推杆上的密封圈球面构成;密封面为推杆上的平面或锥面密封垫构成;在活塞上或推杆上有活塞密封圈;推杆通过阀盖安装在阀体上;在推杆与阀盖之间安装有弹簧;在推杆与阀体或阀盖之间安装密封圈;密封面、活塞与缸体形成同心结构;在密封座与缸体之间有密封垫。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阀体,2为缸体,3为活塞密封圈,4为活塞,5为密封圈,6为密封垫,7为密封座,8为阀盖,9为弹簧,10为密封圈,11为推杆;A为进水腔,B为真空腔,C为注水腔,D为进水孔,E为出水腔。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该延时自闭式节水阀的阀体1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缸体2通过密封座7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而缸体2内装有活塞4,缸体2与阀体1之间形成进水腔A,活塞4与阀体1之间形成真空腔B,活塞4与阀体1和密封座7之间形成注水腔C,密封座7与阀体1之间形成出水腔E,进水口与进水腔A相通,在缸体2上有将进水腔A与注水腔C联通的进水孔D,在密封座7上有将注水腔C与出水腔E联通的通水孔,出水腔E与出水口相通,能轴向移动的推杆11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塞上,而另一端穿过通水孔与阀体外相通,在活塞4与缸体2之间或者推杆11与阀体1之间安装有弹簧9,推杆11上有能密封通水孔的密封面。工作时:首先推动推杆11,使推杆11上的密封面离开密封座7上的通水孔,从而使水经进水口、进水腔A和进水孔D流入注水腔C,而流入注水腔C内的水经密封座7上的通水孔流入出水腔E并从出水口流出;当推动推杆11的同时,活塞4联动并使真空腔B内的水沿活塞4与缸体2之间的间隙排入注水腔C;松开推杆11后,在弹簧9的弹力与真空腔B的真空压力之差作用下,推杆11逐渐复位,直至推杆11上的密封面将密封座7上的通水孔密封住,即将注水腔C与出水腔E阻断,从而使水流停止。
为了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根据不同情况,密封面可为推杆上的锥面构成,或者密封面也可为推杆上的密封圈构成,或者密封面为推杆上的平面或锥面密封垫构成,密封面最好为推杆上的密封圈构成,如附图所示。
如附图所示,为了便于安装,推杆11通过阀盖8安装在阀体1上,并且弹簧安装在推杆11与阀盖8之间。
为了进一步防止水从推杆11漏出,在推杆11与阀体1或阀盖8之间安装密封圈,有阀盖的,最好在推杆11与阀盖8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0,如附图所示。
如附图所示,在密封座7与缸体2之间最好有密封垫6,以防止水泄漏;如附图所示,密封面即密封圈5、活塞4与缸体2形成同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利用该延时自闭式节水阀,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安全卫生,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家庭或公共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永革,未经马永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8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