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润滑、自冷却大型深井供水泵推力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8208295.9 | 申请日: | 1998-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55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谈可;严家馨;殷新建;季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06 | 分类号: | F04D2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冷却 大型 深井 水泵 推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润滑、自动冷却的大型深井供水泵的推力装置。
随着水利事业及给排水事业的发展,对于深片供水泵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它广泛用于工矿企业、城镇供水及农田灌溉,对于电厂、棉纺厂、自来水厂、石化企业也具有应用领域。目前深井供水泵的动力源主要是YLB系列专用深井电机,功率在5.5~250kW,同步转速3000转/分或1500转/分,属于成熟产品,如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生产的各种规格的深井供水泵。但市场需求超过250kW的大功率深井供水泵,目前却没有相应的专用大功率深井电机与泵配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用立式大功率电机,在电机与泵之间加一个推力装置来传递动力并承受泵运转时的推力。又由于深井供水泵要求的体积较小,电机要用较高转速,而推力装置中的大型轴承一般极限转速较低,这就要求推力装置要解决好大型轴承的充分润滑与散热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使大型深井供水泵推力装置实现自动润滑、自动冷却。
实现上述目的主要技术方案是:电动机带动空芯轴6转动,空芯轴下端螺纹产生泵送作用,将油从机座2的内腔形成的油池10中压入开在空芯轴上的油槽13,再进入甩油环4的内腔,高速旋转的甩油环在锥面17、集油槽16的离心力联合作用下,将油从喷射口15喷射到上轴承5上,然后油在自重作用下落到中轴承3和下轴承9上,最后落回油池,从而实现了油自动循环润滑轴承。机座2的外腔形成一个冷却水罩11,与内腔油池10不相通,泵工作时打出的高压水引一股从进水口12进入冷却水罩11,从回水口1返回到吸水井或水池,冷却水如此不断地循环,实现了冷却油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润滑油及冷却水在推力装置中均实现了自动循环,使大型轴承能在良好的工况下运转。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纹自动送油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甩油环自动甩油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空芯轴6下端伸入油池10并设置有外螺纹,在空芯轴外螺纹处套有轴套18,该轴套通过连接筋19与机座2相连,轴套与空芯轴外螺纹之间形成一个间隙14,间隙14通过开在空芯轴6上的油槽13与甩油环4连通,甩油环4位于上轴承5与中轴承3之间,甩油环由锥面17、集油槽16、喷射口15构成,喷射口正对上轴承。空芯轴6由电动机带动,它再通过键7把动力传给动力轴8,由动力轴8带动水泵叶轮旋转。空芯轴6旋转时,其下端螺纹产生泵送作用,将油从机座2内腔形成的油池10中通过间隙14压入开在空芯轴6上的油槽13,再进入甩油环的内腔,高速旋转的甩油环在锥面17作用下,对油进一步加压,将油甩到集油槽16,通过喷射口15将油喷射到上轴承5上,然后油在自重作用下落到中轴承3和下轴承9上,最后落回油池。
甩油环在本装置上的最大优点是:循环喷射润滑一旦形成,在甩油环的内腔形成一个真空区无论螺纹泵送能力强弱,油都会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油压入甩油环的内腔,保证了水泵运转时对轴承有效地全过程润滑。
机座2上置电机,下置泵体,动力轴8从机座2中央穿过,空芯轴6通过键7与水泵的动力轴8相连,在空芯轴6外围设置有3个轴承,机座上部分将3个轴承包覆,机座下部分形成内外两个腔体,内腔为油池10。机座2的外腔在结构上形成一个冷却水罩11,与内腔油池10不相通,泵工作时打出的高压水引一股从进水口12进入冷却水罩11,从回水口1返回到吸水井或水池,将热量带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未经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82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