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收割机无效
申请号: | 98208098.0 | 申请日: | 199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519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珍;张圣;张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圣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收割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悬挂式玉米等茎秆作物的收割机,可与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
收割玉米等作物的茎秆,大多先收割,然后再用扶禾星轮拨送,多条输送带及压簧共同输送,才能将其送到位,如我国专利申请9520759.3所涉及的玉米收刨机,就采用这种方法,但这种先割后送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不但结构复杂,而且由于玉米稞较重,重心高,因而输送过程中很难保持平衡,很难将玉米排列整齐。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玉米收割机,它能将收割的玉米排列整齐。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收割机主要包括输送装置和收割装置,输送装置位于收割装置的旋转割刀的上方,其特征是输送装置位于收割装置的旋转割刀的前方A处。当收割机随主机前进时,伸在收割刀前面的输送装置首先接触玉米稞,将其上部推送到位,然后旋转的收割刀才将其根部割断,并抛送到位,玉米向前倒下,从而使玉米秸排列整齐。
本实用新型的收割装置的割刀由水平(略前倾)的园盘旋转割刀构成;输送装置由绞龙构成,绞龙横向水平设置;其输送方向与相应的收割刀前端的旋转抛送方向一致。A处到收割刀的水平垂直距离最好为30-50cm。
本实用新型的着眼点,在于先送后割,因而不存在使玉米稞保持平衡的问题,所以扶禾星轮、压簧等机构可省去,仅采用一水平横向设置的绞龙,因而结构简单;另外,由于从绞龙接触到玉米稞到收割刀将其根部割断,有一段时空作为缓冲,因而大部分倾倒的玉米秆也可就位,使成行效果更好。
下面就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收割机的正视图。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双行收割机。
参照图1,收割机通过静杆(1)结合于拖拉机的前保险杠(2)上,通过钢丝绳(3)连接拖拉机的提升臂,以控制收割机的升降。(5)为收割机的机架。
参照图2,收割刀(6)固定于轴(18)的下端,轴(18)有间隙地结合于空心轴(17)中,二者通过螺旋键槽(21)及结合于空心轴(17)内壁上的键(20)滑动联接,空心轴(17)的旋转方向必须与螺旋键槽(21)下端的绕向一致,即收割刀(6)向内旋转,空心轴(17)的下端与收割刀(6)之间的轴(18)上压缩有弹簧(10),其二端压有防草翅的套筒(12),上端套筒(12)固定于空心轴(17)的下端,下面的套筒(12)有间隙地结合于轴(18)上。防草翅的二片翅片(11)对称地固定于套筒(12)的二侧。
参照图1,主机动力由轴(4)输入,带动角形齿轮(13)逆时针旋转,参照图2,角形齿轮(13)通过齿轮(14)、(16)、(15)、空心轴(17)、轴(18)带动收割刀(6)向内旋转。齿轮(13)通过齿轮(19)、带轮(22)、(24)及空心轴(17’)、轴(18’)带动收割刀(6’)向内旋转。齿轮(13)通过齿轮(14)、带轮(25)、三角带(9)及带轮(23)带动绞龙(8)向下旋转,向内推送,参照图1,绞龙(8)以转向(7)旋转。L最好为30-50厘米。
参照图1,当收割机以C向前进时,伸在A处的绞龙(8)先接触玉米稞,将其向前推弯,由于绞龙以转向(7)旋转,参照图2,绞龙(8)向内推送玉米稞,将其上部推于中间位置,此时向内旋转的收割刀(6)才将玉米根割断,并将其根部抛到二刀之间,玉米向前倒下,在二片收割刀(6)之间排成一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圣,未经张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8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功耗低频发光机动车牌照
- 下一篇:衣著的改良